[发明专利]一种扭转自锁簧及其固定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1709.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2 | 分类号: | F16F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弹簧 扭簧固定器 锁紧端 圆柱段 锁簧 外表面贴合 簧片弯曲 锁紧效果 扭转 内表面 中轴线 自锁 装配 平行 摩擦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扭转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转自锁簧及其固定方式。所述扭转弹簧由扭簧片弯曲形成的圆柱段以及圆柱段两端的锁紧端头构成,所述锁紧端头头部向外弯曲180度后与所述圆柱段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扭转弹簧内置于所述扭簧固定器中,所述扭簧固定器的内表面与所述扭转弹簧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扭簧固定器内侧两端设有与所述锁紧端头配合的台阶。本发明利用摩擦自锁,简化了结构及装配,降低成本,锁紧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扭转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转自锁簧及其固定方式。
背景技术
扭簧端子是基于端子受拉产生侧压力,引起电接触而导通电流,相对于更为常见的折弯产生接触压力,这种由拉力产生侧压力的力学特点之一是,侧压力比拉力小很多。若需一定的侧压力需较大的拉力来保证,所以要保证扭簧端子的可靠性,就得保证扭簧片被内外套牢靠固定,扭簧片不滑移不回弹,目前的装配工艺很难保证扭簧片不回弹,装配设备设定的扭转角度往往比产品装配完成后的扭转角度大,回弹的角度也无法有效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零件间的摩擦自锁完成固定,无需其他零件,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扭转自锁簧及其固定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扭转自锁簧,包括扭转弹簧和扭簧固定器,所述扭转弹簧由扭簧片弯曲形成的圆柱段以及圆柱段两端的锁紧端头构成,所述锁紧端头头部向外弯曲180度后与所述圆柱段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扭转弹簧内置于所述扭簧固定器中,所述扭簧固定器的内表面与所述扭转弹簧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扭簧固定器内侧两端设有与所述锁紧端头配合的台阶。
优选地,所述锁紧端头尾部与所述圆柱段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扭簧片未弯曲前为冲孔落料成型的平整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扭簧片包括上下两端横向设置的横条以及在竖直方向连接两横条的若干等距分布的第一竖条。
优选地,所述锁紧端头未弯曲前,其尾部与所述横条一体连接,所述锁紧端头包括若干等距分布的第二竖条。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竖条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扭转自锁簧的固定方式,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扭转弹簧装入所述扭簧固定器内,扭转弹簧一端的锁紧端头固定在所述扭簧固定器内侧一端的台阶上;
步骤二:将扭转弹簧另一端的锁紧端头扭转,扭转时圆柱段外表面与所述扭簧固定器内表面产生摩擦,扭转后的扭转弹簧长度缩小;
步骤三:继续扭转步骤二中的锁紧端头,直至锁紧端头与所述扭簧固定器内侧另一端的台阶锁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扭转弹簧在扭簧固定器内部贴合后扭转,充分利用了两者之间的摩擦自锁,扭簧固定器内侧两端的台阶与锁紧端头配合,不滑移不回弹,无需其他零件就能完成固定,简化了结构及装配,降低成本,锁紧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扭转自锁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扭转自锁簧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自锁簧,包括扭转弹簧和扭簧固定器1,所述扭转弹簧由扭簧片弯曲形成的圆柱段2以及圆柱段2两端的锁紧端头3构成,所述锁紧端头3头部向外弯曲180度后与所述圆柱段2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扭转弹簧内置于所述扭簧固定器1中,所述扭簧固定器1的内表面与所述扭转弹簧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扭簧固定器1内侧两端设有与所述锁紧端头3配合的台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器模块
- 下一篇:轴承单元、轴承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