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法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1835.2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翔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法 电镀废水处理 综合调节池 滤渣 聚丙烯 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预处理 含铬废水处理 反渗透处理 一级过滤水 中空纤维式 初步处理 二级过滤 含镍废水 清洗废水 微孔过滤 返回 二级膜 反渗透 高压泵 膜材料 膜处理 膜孔径 排放水 铬镍 加压 废水 达标 | ||
1.一种基于膜法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综合清洗废水处理:将综合清洗废水置入综合隔油沉渣池中,进行隔油沉渣,上清液移入综合调节池;
步骤二:含铬废水处理:将含铬废水置入隔油沉渣池中,进行隔油沉渣,上清液进入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沉淀反应,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的pH值控制在8.0~11.0之间,反应时间为20-30min,生成沉淀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的混合液,混合液的投加量为150~250mg/L;待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固液分离后,将上清液移入综合调节池,将沉淀于105℃下烘干24h,干燥后的大颗粒沉淀物进行粉碎处理后装袋;
步骤三:含镍废水处理:将含镍废水置入隔油沉渣池中,进行隔油沉渣,上清液进入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依次加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搅拌5min后静置1h;将上清液移入综合调节池,将沉淀后的污泥移入污泥池;污泥池内的上清液重新返回沉淀池处理,污泥池内的污泥经过压滤机压滤后于105℃下烘干24h,干燥后的大颗粒沉淀物进行粉碎处理后装袋;压滤机的压滤出的压滤液重新返回沉淀池处理;
步骤四:综合预处理:将综合调节池内的废水pH值调成中性后移入好氧池,好氧池内用鼓风机进行曝气后加入好氧微生物,好氧池内保持65℃~75℃的情况下静置20~28h;
步骤五:一级膜处理:通过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微孔过滤得到一级过滤水,膜型式为中空纤维式,膜材料为聚丙烯,膜孔径为0.1μm;滤渣返回综合调节池;
步骤六:二级膜处理:利用RO膜反渗透处理得到二级过滤水,通过高压泵加压反渗透,压力为3.8MPa~4.2MPa、流速为25cm/s~30cm/s;滤渣返回综合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膜法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比例为(15:1)~(2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膜法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钠的投入量为100mg/L~5g/L;所述步骤三中的聚合氯化铝的投入量为150~200mg/L;所述步骤三中的聚丙烯酰胺的投入量为10~2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膜法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间歇式反应沉淀池内的pH值控制在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翔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翔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8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