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浮潜面罩及其呼吸管和通气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2393.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兰美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16 | 分类号: | B63C11/16;B63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杨安进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通气 面罩 浮潜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管状本体 呼吸管 连通 申请 通道隔离 呼吸 | ||
本申请提出了一体式浮潜面罩的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包括: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至少三个第一开口;和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个数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个数;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为第一通道,其余第二开口与其余的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为相对所述第一通道隔离的第二通道。本申请还提出了包括该通气件的呼吸管和一体式浮潜面罩。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更高的呼吸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浮潜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浮潜面罩及其呼吸管和通气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热爱户外运动尤其是涉水运动(例如浮潜)的人也越来越多,进而对浮潜面罩的品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浮潜过程中,需要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需要将水与浮潜者的面部隔绝开,以允许浮潜者观察水下的美景;第二个问题是需要确保浮潜者在浮潜过程中能够自由地呼吸。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传统上,浮潜面罩通常与咬嘴式呼吸管配合使用,但由于用户体验不佳,已经逐渐被(与呼吸管集成的)一体式浮潜面罩所取代。但是,已有的一体式浮潜面罩的主要问题在于呼气气流和吸气气流相互杂合,导致呼吸效率较低。
因此,对于浮潜面罩来说,如何获取相对较高的呼吸效率,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浮潜面罩的解决方案,以获取相对较高的呼吸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一体式浮潜面罩的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包括:
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至少三个第一开口;和
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个数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个数;
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为第一通道,其余第二开口与其余的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为相对所述第一通道隔离的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有三个,所述第二开口有二个,一个第二开口与一个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另一个第二开口与其余两个第一开口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位于居中位置的第一吸气口和邻近的第一呼气口;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吸气口和邻近的第二呼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呼气口和所述第二呼气口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的最大通流面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最大通流面积之比为0.8-1.2;和/或所述第二通道的最大通流面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最大通流面积之比为可调节的。
优选地,该通气件安装于所述一体式浮潜面罩的呼吸管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管状本体具有椭圆形的外轮廓截面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体式浮潜面罩的呼吸管,该呼吸管包括具有顶端和底端的管体,所述顶端安装有防水透气装置,所述管体内形成有彼此隔离的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所述底端安装有本申请所提出的上述通气件,该通气件的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为朝向所述管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呼气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端形成有周向壁,该周向壁限定有安装空间,所述通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底端的朝向方向与顶端的朝向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150度至170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角为160度至165度。
优选地,所述吸气通道的通流面积与所述呼气通道的通流面积之比为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兰美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兰美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救生圈
- 下一篇:一种水下无动力升降运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