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互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2980.2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赛;袁钤亚;刘军超;娄军峰;顾晓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26 | 分类号: | H01F38/26;H01F27/30;H01F27/32;H01F41/06;H01F4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绕组 固定臂 电压互感器 嵌件 支撑架 浇注 偏移 制造 固定支撑 浇注成型 绝缘材料 捆扎结构 固定的 抽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压互感器包括浇注成型的主体、浇注在主体内的一次绕组和用于与一次绕组连接的一次嵌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一次绕组的支撑架,所述嵌件的靠近一次绕组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一次绕组固定的固定臂,所述支撑架由所述固定臂和固定在固定臂上的一次嵌件形成,所述一次绕组和固定臂上设有用于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捆扎结构。浇注时即使受到绝缘材料的冲击,一次绕组也不会发生偏移,一次嵌件固定在支撑架的固定臂上,浇注完成之后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抽离主体。由此提供了一种制造时一次绕组不会发生偏移的电压互感器,同时提供了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配电系统中,电压互感器是配电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能够可靠的运行。电压互感器具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接在线路上,二次绕组连接测量表和/或继电保护器等,一次绕组还通过铜线连接有用于与一次电路连接的一次嵌件,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一次嵌件由绝缘材料浇注成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将高压按比例关系变换成100V或是更低等级的标准二次电压,供保护、计量或仪表装置取用。同时,使用电压互感器可以将高电压与电气作业人员隔离,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5在安装过程中,一次嵌件2与一次绕组5通过铜线3连接,将一次嵌件2嵌入模具1中之后,在一次绕组5的下方设置两个垫块4,以保证一次绕组5的位置。
这种安装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一次绕组只是被垫块支撑,并未被固定,在向模具中浇注绝缘材料的过程中,由于绝缘材料的冲击,往往会发生一次绕组发生偏移的现象,造成加工出来的产品不合格,并且难以修复,浪费较大;另外,嵌件为圆柱形结构,浇注在浇注主体内之后可能会发生相对转动,甚至在连接紧固件之后会被抽离出来,使电压互感器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压互感器的浇注过程中一次绕组不会发生偏移的电压互感器,同时提供一种这种电压互感器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压互感器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 电压互感器包括浇注成型的主体、浇注在主体内的一次绕组和用于与一次绕组连接的一次嵌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一次绕组的支撑架,所述嵌件的靠近一次绕组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一次绕组固定的固定臂,所述支撑架由所述固定臂和固定在固定臂上的一次嵌件形成,所述一次绕组和固定臂上设有用于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捆扎结构。
本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用固定臂和一次嵌件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架,通过捆扎结构使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和一次嵌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浇注时即使受到绝缘材料的冲击,一次绕组也不会发生偏移,另外嵌件固定在支撑架的固定臂上,浇注完成之后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抽离主体。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臂具有与一次绕组适配的弧形面。
本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使一次绕组和支撑架不发生相对移动,便于实现对一次绕组的固定。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臂为具有与一次绕组的弧面相适配的弧形面的护板。
本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用弧形的护板作为固定臂,节省原材料且易于加工。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嵌件固定连接在护板的圆弧面的中间位置。
本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嵌件连接在中间位置,使支撑架的两侧受力比较均匀,结构更为稳定。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一次绕组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面之间。
本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使用比较简便,支撑比较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