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3162.4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册军;魏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住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G01R29/16;G01R19/25;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箱 数据处理模块 电气线路 数据采集终端 数据传输模块 数据监测 下箱 手提箱本体 智能监测仪 电源模块 无线连接 便携 上盖 安全隐患 电量监测 实时定位 内嵌 排查 封装 断电 电线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仪,包括手提箱本体,所述手提箱本体包括手提箱上盖和手提箱下箱两大部分,手提箱上盖内嵌数据监测平台,手提箱下箱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其中,手提箱下箱内部封装电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与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监测平台用电线相连,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直接相连,数据监测平台与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本发明在断电情况下可工作8小时以上,可以对电气线路发生的故障进行实时定位,也可以对电气线路进行电量监测,尤其是可以实现对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线路故障定位与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电气线路监测的智能设备,普遍存在体积大、繁琐且不易安装的问题,而且长期暴露在现场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加设备的检修费用,给线路检修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有些企业开发了手持移动终端的无线监测设备,但是并没有开发出一个完整便携的实用设备。并且大多都是局限于线路故障的定位排查或者是单一的电量监测,没有把电量监测和故障定位结合起来,也没有结合三相不平衡、线路过载、接触不良等这些故障隐患的排查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对电气线路发生的故障进行实时定位,也可以对电气线路进行电量监测,尤其是可以实现对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仪,包括手提箱本体,所述手提箱本体包括手提箱上盖和手提箱下箱两大部分,手提箱上盖内嵌数据监测平台,手提箱下箱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其中,手提箱下箱内部封装电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与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监测平台用电线相连,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直接相连,数据监测平台与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
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备用电池、电流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备用电池、剩余电流互感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备用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手提箱下箱正面设有电源接口,连接外部供电电源,手提箱下箱左侧设有手提箱把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数据处理模块采用STM32F407ZET6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数据传输模块采用NodeMCU-32Swifi传输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数据监测平台采用M2-803L触摸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数据处理模块设有通讯接口、通用USB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和电源管理接口;
通讯接口与数据传输模块直接相连;
通用USB接口与报警信息打印机或通用U盘直接相连;
无线通信接口与数据采集终端的无线通信接口直接相连;
电源管理接口与电源模块直接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温度传感器备用电池、电流互感器备用电池和剩余电流互感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备用电池均为可充电锂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与被测线路直接相连;
电流互感器采用JLK-10无线电流互感器,与被测线路直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住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住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3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