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安全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3479.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伟;梁奕;陆艮峰;闫春乐;丁志燕;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联锁 数据 采集 控制 安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安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独立时钟计算及校核;2)内存刷新;3)控制数据接收;4)控制数据接收超时校核;5)控制数据输出;6)输入数据安全采集及控制数据安全回采;7)计算系统校核字并发送、采集数据发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方法,保障了计算机联锁将布尔逻辑运算结果安全高效地输出到轨旁设备并安全可靠的为计算机联锁布尔逻辑运算提供轨旁设备状态,提高了计算机联锁系统时效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安全处理方法,属于计算机安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量发展轨道交通产业,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所以在轨道交通行业保证其安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高可靠、高安全的特点,能实现安全信息采集和安全信息输出以及安全逻辑运算处理等主要功能,安全完整性等级达到SIL4最高等级,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对于数据的采集、控制输出的安全性是保障整个联锁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必须达到SIL4级,通常联锁信号厂家采用二取二的硬件电路对采集、控制输出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硬件设计复杂,成本高,扩展性差,安全性低;还有的信号厂家直接用计算机的0和1表示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动态输出,这种方法出错率高,可靠性低,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安全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联锁系统数据采集控制出错率高、可靠性及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联锁数据采集控制安全处理方法,包括下述安全处理步骤中的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组合:
独立时钟计算及校核:对独立时钟进行校核,校核通过则进一步计算独立时钟计数,否则系统记录错误日志并退出运行;
内存刷新:包括时钟校核内存刷新、系统校核字内存刷新及数据通道内存刷新;
输出控制数据接收:分别对系统接收缓存、安全通信通道校核字缓存进行刷新,通过安全通信接口接收输出控制数据;
输出控制数据接收超时校核:通过超时校核计算判断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子系统接收联锁逻辑处理子系统数据失效次数是否大于系统定义的容忍阈值T;
控制数据输出:对控制数据进行安全编码规则校核,校核通过则控制数据输出;
输入数据安全采集及控制数据安全回采:对输出回采数据与输出控制数据进行一致性比较,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生成错误系统校核字发送给电源控制子系统,由电源控制子系统切断控制输出电源;
计算系统校核字并发送:对输入奇偶周期采集数据进行码字校核、数据一致性校验,如果满足输入安全性要求,则继续提供控制输出电源,否则切断控制输出电源;
采集数据发送:将采集数据进行组包通过安全通信发送到联锁逻辑子系统。
独立时钟校核的具体方法为:
获取当前独立时钟的毫秒、微秒计数,通过当前独立时钟时间与上一周期独立时钟时间计算系统的周期处理时间;
如果周期处理时间超出系统预设时间百分比,系统将记录错误日志并退出运行;
如果周期处理时间没有超出系统预设时间百分比,则计算独立时钟计数将其带入系统校核字证据链进行多项式G(x)运算。
采用常数回归拟合算法计算独立时钟计数。
所述内存刷新的具体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3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