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4435.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潇;司徒粤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涂(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2/38;C08F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驱 反相乳液聚合 亲水性纳米 微球 有机-无机复合 高温高盐油藏 耐温抗盐性能 生产成本低 常规油藏 调剖堵水 多孔介质 酸性气体 无机复合 油气开采 注入性能 作业技术 抗剪切 耐酸碱 可用 酸化 气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工艺简便,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注入性能、耐温抗盐性能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性能,同时具有耐酸碱等特点,可用于常规油藏调驱、高温高盐油藏的调驱、与酸化联作的调驱、高含酸性气体气田调剖堵水等一系列油气开采的作业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微球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级至微米,形状为球形或其它几何体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微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由于特殊的形貌和尺寸,高分子微球具备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高分子微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涂料、纸张表面涂层、化妆品等大宗产品,到用于药物缓释控制的微囊、蛋白质分离用层析介质的高附加值都应用到了高分子微球材料。目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在油气开采领域应用尚未见报道。目前,油藏深部调驱材料中,有机调驱剂耐温抗盐能力差,成本昂贵;而无机调驱剂的选择性和注入性较差。亟待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以及选择性注入性能的材料。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层间修饰剂与粘土于水中混匀,得到粘土的混合溶液;
所述层间修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不饱和脂肪酸溶解于二甲苯中,并与催化剂混合,再将混为一体的不饱和脂肪酸、二甲苯以及催化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5-10min,再将搅拌后的不饱和脂肪酸、二甲苯以及催化剂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50℃,并将加热温度保持在5-7min,加热完毕后,进行冷却,冷却温度维持在80-100℃,冷却后再加入二乙烯三胺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0-220,反应的时间保持在10-15min,反应完毕后,得到双酰胺。
b)将双酰胺与乙醇先混合再搅拌,搅拌时间3-5min,搅拌完毕后,进行过滤处理,再对过滤后的双酰胺与乙醇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35℃,加热时间保持在6-8min,加热完毕后,再加入三乙烯四胺,再次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65-75℃,加热时间10-20min,加热完毕后,得到层间修饰剂。
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粘土与水进行混合,以此对黏土进行清洗,再对清洗后的黏土进行先压榨后过滤,以此对黏土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被压榨过滤后的黏土与层间修饰剂进行混合得到水溶性单体和粘土的水溶液。
3)向所述步骤2)得到的含有水溶性单体和粘土的水溶液中,加入环己烷、乳化剂、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油溶性引发剂和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保持在20-25min,得到油包水型乳状液。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油包水型乳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80-90℃,加热时间保持在20-30min。
5)将所属步骤4)中添加反相乳液聚合,再次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后,搅拌时间30-40min,搅拌完毕后进行及加热反应,加热温度60-80℃,加热时间40-60min,加热完毕后,得到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反相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亲水性纳米微球的方法,工艺简便,易于操 作,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注入性能、耐温抗盐性能以及在多孔 介质中的运移性能,同时具有耐酸碱等特点,可用于常规油藏调驱、高温高盐油藏的 调驱、与酸化联作的调驱、高含酸性气体气田调剖堵水等一系列油气开采的作业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涂(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思涂(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4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