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和等花柱纯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541.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稳良;李秀莲;贺晔;梁改梅;刘龙龙;史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H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花柱 特性 选育 甜荞新 品系 方法 | ||
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和等花柱纯系的方法,包括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的方法和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等花柱纯系的方法。该选育试验区应与其它甜荞种植区隔离种植,隔离距离1500‑2500米。选育试验父母本应采取单行种植,父本和母本按1:1等行相间种植。本发明以栽培种做亲本,增加了后代变异比率,利于筛选优良变异后代材料;F1代种子播种后,采用正向遗传筛选,保留等花柱后代中的异型花材料和异型花后代的等花柱材料,保证后代材料完全遗传变异,减少了后代选择工作量;亲本互作父母本,正反交同时进行;新纯系选育只需在F1当代选育即可得到,新品系的培育仅需在F1代后隔离及稳定选育2‑3年,缩短了资源创新和品系培育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荞是目前我国种植的两个栽培种之一,属于异花授粉作物,甜荞产量普遍低于自花授粉的苦荞。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天然杂交下甜荞自交不亲和,结实率低(甜荞花器结构独特,甜荞花器主要分为长花柱短雄蕊(图1)和短花柱长雄蕊(图2)两类,而且两种花只能交错授粉),不稳定,人工有性杂交难以有序进行。人工杂交失败原因主要由于甜荞花器偏小,茎秆脆,花柄细限制了人工操作,现存的栽培种都是混合品种,即两种花共存的群体。现发现野生种和栽培种的自然杂交后代存在自交可育等花柱(花柱和雄蕊等长)(图3)植株,该类型花的发现为甜荞杂交突破提供了可能。专利公开号为101077061A的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设计了利用自交可育甜荞选育甜荞的方法,其采用选用花柱同长自交可育的野生荞麦材料为父本,以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不落粒的品种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自交选育优良纯系甜自21等;将近交系甜荞品种的长花柱植株与甜自21等杂交,后代优选自交可育植株形成新甜荞纯系;以纯系甜自21等为父本,近交系品种保留长花柱植株为母本,获得杂交荞麦。但是,上述方法中近交系选取中只保留一种花型降低了后代的变异率,不利于有利基因的发掘和优良后代的筛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和等花柱纯系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和等花柱纯系的方法,包括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的方法和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等花柱纯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的方法
A 筛选综合性状优良、表现稳定的等花柱自交可育纯系作为杂交母本,筛选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栽培种作为父本,收获母本上结实的杂交F1种子;
B 种植A收获的F1种子进行正向遗传筛选,初花期拔除等花柱植株保留异型花植株,在保留异型花群体内混选综合性状优良植株,作为F2种子;
C 种植B收获的F2种子,经过2-3代的保纯及稳定性选育,即选育出新的甜荞品系。
(2)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等花柱纯系的方法
A 筛选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栽培种作为杂交母本,筛选综合性状优良、表现稳定的等花柱自交可育纯系作为父本,收获母本上结实的杂交F1种子;
B种植A收获的F1种子进行正向遗传筛选,初花期拔除异型花植株,保留等花柱植株,作为F2种子;
C 种植B收获的F2种子,经过1代的保纯选育,即选育出新等花柱纯系。
所述的基于等花柱可育特性选育甜荞新品系和等花柱纯系的选育试验区应与其它甜荞种植区隔离种植,隔离距离要求1500-25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粉采集振动装置及花粉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掌多倍体的高效诱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