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5589.8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剑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液 纳米材料 新型荧光 混合粉末 制备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环己基氨基磺酸 浸渍 保温反应 苯基吲哚 超声处理 氮气氛围 二硫化钼 二硼化钛 二氧化锆 混合研磨 加热反应 二脒基 石墨烯 热压 煅烧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6‑二脒基‑2‑苯基吲哚、环己基氨基磺酸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在温度30‑50℃加热反应1‑2h,得混合液A;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石墨烯,在零下5‑5℃下浸渍反应30‑60min,得混合液B;将二硫化钼、二氧化锆、二硼化钛混合研磨,随后在氮气氛围下于250‑350℃下保温反应5‑10min;再以速率1‑5℃/min升至500‑600℃煅烧20‑50min,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于压力0.15‑0.2MPa中加入混合液A和混合液B,于功率2000‑3000W下超声处理10‑30min;随后经干燥、热压后即可得到所述新型荧光纳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一维纳米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带等)因具有特殊的尺寸效应(如大的长径比等)而显示出优越的电学、光学、磁学及力学等性能。目前人类社会开始面临能源短缺以及由于寿命不断增长而导致的医疗成本不堪重负,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和有效、经济的医疗保障成为科学技术的优先公关方向。由于纳米介于分子和体材料之间,纳米材料在保留分子和体材料性质(如能带结构)的同时,拥有如表面性质/结构对材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变大。荧光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的组装、细胞成像、药物传输、生物传感以及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仅如此,在生物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荧光标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现有的荧光标记材料通常包括贵金属纳米簇、量子点、复合荧光纳米粒子和有机染料。量子点和有机染料存在对生物体毒性一般较大,且量子产率较低、后处理技术比较复杂、产量较少。现有的荧光纳米材料在荧光材料稳定性、量子产率和生物兼容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荧光纳米材料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纳米材料的荧光稳定性、量子产率和生物兼容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5-10份6-二脒基-2-苯基吲哚、15-20份环己基氨基磺酸和5-10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在温度30-50℃加热反应1-2h,得混合液A;
S2:待步骤S1冷却至室温后,加入8-12份石墨烯,在零下5-5℃下浸渍反应30-60min,得混合液B;
S3:将3-5份二硫化钼、4-8份二氧化锆、1-3份二硼化钛混合研磨,随后在氮气氛围下于250-350℃下保温反应5-10min;再以速率1-5℃/min升至500-600℃煅烧20-50min,得混合粉末;
S4:将步骤S3中所述混合粉末于压力0.15-0.2MPa中加入步骤S1所述混合液A和步骤S2所述混合液B,于功率2000-3000W下超声处理10-30min;随后经干燥、热压后即可得到所述新型荧光纳米材料。
优选的,步骤S1中将8份6-二脒基-2-苯基吲哚、18份环己基氨基磺酸和8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
优选的,步骤S1中在温度40℃加热反应1.5h。
优选的,步骤S2中加入10份石墨烯,在零下3-0℃下浸渍反应45min。
优选的,步骤S3中将4份二硫化钼、6份二氧化锆、2份二硼化钛混合。
优选的,步骤S3中在氮气氛围下于300℃下保温反应8min;再以速率3℃/min升至585℃煅烧40min。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压力0.175MPa,于功率2650W下超声处理20min。
上述任意一条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剑,未经叶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