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806.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灏;李俊燕;徐隽斐;陈清光;陶枫;姚政;顾逸梦;杨雪蓉;章丽琼;龚凡;陶乐维;金昕;侯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阴两虚兼 湿热 内蕴 糖尿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党参、黄芪、山药、黄精、黄连、葛根、白术、茯苓。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及制剂。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伍得当,在各味中药原料药的综合作用下,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国内调查表明我国目前2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综合几次全国性大型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最近10年糖尿病患病率和患者人数均呈现了迅猛增长趋势,根据2008年的调查结果,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据卫生部估计,我国每天约新增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我国可能己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而国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现状并不容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年、2006年大中城市门诊的调查表明,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6.5%)。防治糖尿病成为目前医学界刻不容缓的任务和目标。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监测及治疗,如果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可引起全身各脏器并发症。
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多靶点起效且价廉物美历来是中医复方治疗慢性病的特点所在,选用低成本优化方案的中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从整体上降低医疗成本。临床上2型糖尿病以阴虚内热为核心病机,多采用具有养阴、清热、补肾、疏肝等功效的中药治疗本病。临床使用各类验方治疗糖尿病的报道很多,也有上市药物,但仍存在不足。譬如缺乏对验方制剂的规范化,或把改善患者症状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对血糖的影响有限;部分上市中成药药味冗杂,日服用剂量偏大等,同时对于中药干预血糖波动的作用研究更是少见。
中国专利文献CN103446266A公开了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黄连2份、黄芩3份、葛根6份。中国专利文献CN104107324A公开了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党参15份、黄芪15份、山药15份、黄精15份、黄连3份、黄芩9份、葛根15份、鬼箭羽15份。但是关于本发明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25份,黄芪12~18份,山药12~18份,黄精12~18份,黄芩12~18份,葛根8~12份,白术14~22份,茯苓10~14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8~22份,黄芪14~16份,山药14~16份,黄精14~16份,黄芩14~16份,葛根9~11份,白术16~20份,茯苓11~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份,黄芪15份,山药15份,黄精15份,黄芩15份,葛根10份,白术18份,茯苓12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
进一步地,所述的2型糖尿病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
进一步地,所述的2型糖尿病为气阴两虚兼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安全性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挂壁功能的颜料生产用混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