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降解菌株JN7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854.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芳;姜楠;赵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11/02;C02F101/32;C12R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红燕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石油 降解 菌株 jn7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株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高效降解菌JN7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所述降解菌JN7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4978,分类号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石油烃类降解功能的菌株JN7用途为以降解石油烃类的方式进行含油污泥的治理。该细菌30天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为50.75%。该细菌以单一菌株对n‑C10~n‑C30的石油烃类具有明显的降解能力,通过GC‑MS分析表明,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物质在该菌株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大量酚、酮类中间产物。该细菌对石油污染物的最适降解条件为20‑50℃、pH值7‑11。该生物法用于含油污泥的修复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含油污泥降解修复的菌株,及其在降解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以来,石油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在被大量开采和使用的同时,石油及其加工品对环境及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原油年产量已超过1亿t,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的中国拥有400多个勘探、开发的油田和油气田,以约占国土面积3%的比例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和自治区。然而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石油需求量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我们对油田区域进行采油的技术工艺仍然相对落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相对不完善,同时对石油类污染的修复技术较缺乏,使得我国石油类污染程度远高于发达国家,且呈逐年累积加重态势。
油泥是中国各大油田普遍存在的主要废弃物污染问题,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就将油泥列为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08),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含油污泥的来源不同,其组分、性质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各类含油污泥的取样分析,含油污泥一般含油15%~50%。对环境危害较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国内外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含油污泥有效处理的研究,相继尝试过固化填埋、焚烧、淋洗、化学氧化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能实施原位处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修复手段。但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难于降解,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的微生物降解修复研究相对较少。
生物处理方法分两类,一是向含油污泥中投加营养物质,曝气,促进污泥土著微生物生长增殖,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二是向含油污泥中投加高效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菌剂。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是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染物转移;二是工艺简单,处理费用低;三是处理效果好,经过生化处理,污染物残留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研究表明,投加石油烃降解菌可使降解率提高到50%以上。利用代谢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对含油污泥处理,提高石油烃类溶解度,可提高石油烃类的降解效率,利用生物处理可去除PAHs类有害物质,生物处理可同时降解含油污泥中脂肪烃和芳香烃,但是生物处理方法存在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处理周期长等局限性,因此生物处理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在国内还没有投入规模化应用。同时,现有技术中也并没有使用单一的菌种实现较为优异的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降解的技术方案。
CN1594549A公开了一种施氏假单胞菌菌株的制备及其在对含硫有机化合物脱硫中的应用技术,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tutzeri UP-1;它主要来源于含硫较高的油田污水、油田污泥以及被油污染的土壤中,该菌株可通过特定的培养、分离和制备手段得到,它的培养基液体细胞、静息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均能通过Kodama路线作用于含硫有机化合物,生成溶于水的含硫有机物。
CN101074425A公开了一株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微生物是从石油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并经纯化培养得到的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nitroreducens S1,其对苯并噻唑具有高效专一降解性能,适用于含苯并噻唑的废水、废气、污染的水及土壤的生物治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