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上、下肢关节等速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6380.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张素才;马文章;王虎;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2/12;A63B2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下肢 关节 等速 训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实现上、下肢单关节或者上、下肢两个关节同时进行等速训练的方法。通过能实现整周回转的末端牵引机构如踏车式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牵引肢体末端,进而实现肢体关节的等速训练。该方法为根据关节活动规律,通过控制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长度变化或者同时控制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长度变化以及曲柄的运动规律,来控制肢体膝关节的运动,即实现肢体单关节或者多个关节的等速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上、下肢关节等速训练方法,属于康复医疗和运动健身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原因导致肢体功能运动降低,甚至全部丧失,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恢复运动功能的有效途径,等速技术是国际上一项较为先进的肌力功能评价和康复技术,对于使用者,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地恢复和改善肢体功能,但等速训练装置大多被国外技术封锁,且产品大多毕竟笨重、售价高昂,产品功能也都仅针对单关节等速训练,因此,研究一种简单可行的能实现上、下肢单关节或者多关节同时等速训练的方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能实现上、下肢关节等速训练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上、下肢单关节等速训练方法,通过控制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中曲柄长度的变化,来实现肢体单关节的等速训练:
步骤一:建立人体与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简化运动模型
将人体下肢左侧简化成一个多刚体运动系统,以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回转中心为原点,建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1.1,设:大腿长为l1;小腿长为l2;曲柄长为l3,与水平面夹角为θ3,转速为ω3;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回转中心低于人体髋关节水平面,距人体髋关节水平距离s,竖直距离h;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即膝关节角度为θk,大腿与水平面夹角为θh,小腿与水平面夹角为θ2;
将人体上肢左侧简化成一个多刚体运动系统,以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回转中心为原点,建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1.2,设:大臂长为l'1;小臂长为l'2;曲柄长为l'3,与水平面夹角为θ'3,转速为ω'3;踏车式末端牵引机构的曲柄回转中心高于人体肩关节水平面,距人体肩关节水平距离s',竖直距离h';大臂和小臂之间的夹角即肘关节角度为θa,大臂与水平面夹角为θs,小臂与水平面夹角为θ'2;,
步骤二:建立运动方程并求解
(1)根据笛卡尔直角坐标系1.1建立运动学方程:
l1cosθh+s=l2cosθ2+l3cosθ3
l1sinθh+h=l3sinθ3+l2sinθ2
其中:θ3=ω3t,θh=θk+θ2;
若对膝关节进行等速训练,由此可解得曲柄长度l3的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6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上、下肢单关节等速训练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保健按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