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及修复铀污染水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7087.9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倪;杨雪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0;C02F3/34;C12R1/77;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偕胺肟基 修饰 海洋 真菌 修复 污染 水体 方法 | ||
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及修复铀污染水体方法,以兼性海洋真菌Fusarium sp.#ZZF51为基质,经缩合、亲核取代及腈基偕胺肟化反应制备而成。然后将其用于铀污染水体的修复,其具体修复步骤如下:A、按照每升含铀酰离子20~60 mg水体中投放0.05~0.25 g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铀污染水体的pH值控制在3.0~7.0。B、采用振动搅拌装置进行振动搅拌,搅拌转速为120~180 rpm,搅拌时间为30~150分钟,温度为18~32℃。C、修复结束后,将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打捞上来,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干燥、焚烧,最后作集中填埋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铀污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以兼性海洋真菌 Fusarium sp. #ZZF51为基质,经缩合、亲核取代及腈基偕胺肟化三步反应得到一种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然后将其应用于含铀污染水体的修复。
背景技术
随着核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废旧核设施的退役,一些含铀废水已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目前,人们在含铀废水的处理方面,主要有混凝沉淀、化学沉淀、萃取、膜分离、氧化还原、沉降-结晶、凝结-絮凝、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电化学处理、蒸发浓缩、渗析及反渗透等传统方法,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普遍存在产生的泥浆量较大,工艺流程冗长,后续处理烦琐,成本高以及二次污染等,且对含低/微量铀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因此,它们的应用便受到极大限制。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含原始状态和结构改造后状态)机体表面及体内本身化学结构与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分离去除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修复技术相比,它以其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选择性好,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运行成本低,解吸容易,重复利用率高,适应的pH值和温度范围宽且对低浓度废水(重金属质量浓度1~100 mg·L-1)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而广受关注。正因如此,微生物修复法便被视为处理大量含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理想方法,也是该领域内很有前景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通过微生物修复法来处理含铀废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微生物菌株的选择。之前对含铀废水进行处理的微生物主要源自陆地,而对海洋来源(包括红树林来源)的微生物却鲜有报道。众所周知,海洋环境具有高盐、高压、低温、少光照、贫营养、局部高温等特征,正是这种极端环境造就了海洋来源微生物拥有自己特殊的种属及独特的代谢方式,并能产生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代谢产物,而这些代谢产物又十分有助于微生物对铀污染水体的修复,所以说利用海洋来源微生物来修复铀污染水体则前景广阔。(2)微生物功能化材料的制备。通常,对微生物进行功能化改性所采用的化学物质多为常见有机溶剂、有机酸碱以及拥有活性位点的有机试剂等,而采用多活性位点的枝状多偕胺肟基来修饰海洋微生物以用于含铀污染水体的修复却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及修复铀污染水体尤其是对铀(VI)污染水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以兼性海洋真菌Fusarium sp. #ZZF51为基质,经缩合、亲核取代及腈基偕胺肟化反应制备而成。
所述的兼性海洋真菌 Fusarium sp. #ZZF51产自中国湛江海域,由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林永成教授研究组提供,菌种现保存在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及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双偕胺肟基修饰的兼性海洋真菌修复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A、将真菌培养液经121 ℃、0.1 MPa高温灭菌,冷却后接菌,在25 ℃温度下静置培养20~25天,待菌丝体成熟后,菌丝体经筛网过滤,烘干研磨后用100目筛网过筛,获得原菌粉,将原菌粉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