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甘薯藤蔓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7283.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兰孟焦;吴问胜;葛瑞华;肖满秋;潘皓;侯隆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24/15;A01G24/12;A01G24/22;A01G24/20;A01G24/30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藤蔓 制备 叶菜 育苗基质 混合物料 混合药剂 发酵 废弃物资源化 农田环境污染 植物源杀菌剂 抗病性 农业废弃物 材料来源 发酵腐熟 腐熟发酵 甘薯生长 原料制备 制作工艺 有机质 微量元素 草木灰 氮磷钾 体积比 田园土 掺入 腐熟 基质 蛭石 配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甘薯藤蔓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基质组成成分及按体积比包括:甘薯藤蔓发酵混合物料3‑5:田园土2‑3:草木灰1‑2:蛭石1‑2,其中所述甘薯藤蔓发酵混合物料为采用甘薯藤蔓腐熟发酵后掺入混合药剂和植物源杀菌剂而成。制备方法包括:1)甘薯藤蔓粉碎、发酵腐熟;2)混合物料制备;3)成品配制。本发明以腐熟甘薯藤蔓为主要原料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材料来源广泛,就地取材,降低了制备育苗基质了成本,提供了叶菜型甘薯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所用材料甘薯藤蔓属于农业废弃物,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农田环境污染。另外,通过添加混合药剂提高了叶菜型甘薯的抗病性和抗重茬能力。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甘薯藤蔓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菜型甘薯是指茎尖柔嫩、无绒毛、粗纤维少,煮熟后无涩味、口感细腻、适口性好,茎叶适合作蔬菜食用的一类甘薯品种。叶菜型甘薯营养丰富,食味品质优,作为一种健康蔬菜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被奉为“蔬菜皇后”。叶菜型甘薯一年四季均可栽植,夏秋季一般露地栽培,冬春季可采用大棚栽植。叶菜型甘薯的种植多采用育苗扦插为主。育苗是叶菜型甘薯产业的首要环节,是生产优质壮苗,提高茎叶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目前,甘薯商品化基质育苗不是很成熟,叶菜型甘薯育苗多采用酿热温床、露地等土壤育苗。和大多数叶菜类蔬菜一样,叶菜型甘薯工厂化无土育苗将成为育苗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开发优质育苗基质对于叶菜型甘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通用化育苗基质中,草炭、椰糠是使用较多,也是效果较好的基质。然而,草炭为不可再生资源,已严禁开采,椰糠虽为可再生资源,但产量有限,仅产于南方地区,长距离运输成本高。鉴于草炭、椰糠资源紧缺及成本高等问题,寻求易得、廉价,可替代草炭、椰糠的材料制作优良新型育苗基质已成为育苗行业研究热点之一。
甘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常年种植面积在5-6×106hm2左右。甘薯收获后大量的藤蔓被扔在田间地头,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影响下一茬播种。目前甘薯藤蔓的处理方式多为焚烧或粉碎还田,这样做一方面造成秸秆资源的浪费,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还田后会将病残体留在田间,还田的藤蔓会为病菌的生长、繁殖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其数量不断累积,进而影响翌年病害发生和流行。因此,如何环境友好地处理甘薯藤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薯藤蔓营养丰富、质轻,具有开发成基质的潜力,将甘薯藤蔓制备成基质显然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利用方式。甘薯藤蔓的利用主要限于青贮饲料的应用,以甘薯藤蔓制备育苗基质尚未见相关文献、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甘薯藤蔓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甘薯藤蔓焚烧或粉碎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叶菜型甘薯商品化基质育苗不是很成熟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以甘薯藤蔓制备叶菜型甘薯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组成成分及按体积比包括:甘薯藤蔓发酵混合物料3-5:田园土2-3:草木灰1-2:蛭石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