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溶型叶面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7409.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时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144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肥 养分吸收 麦芽 无水硫酸亚铁 表面活性剂 磷酸二氢钾 叶菜类作物 根系功能 果实膨大 壮苗 发酵液 活化剂 硼酸钾 硝酸锌 叶片数 重量份 座果率 表光 制备 叶片 盐碱 瓜果 衰退 增产 干旱 生长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溶型叶面肥,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无水硫酸亚铁1~3份、硝酸锌1~3份、麦芽硒0.1~0.3份、发酵液40~6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硼酸钾3~8份、表面活性剂3~8份和活化剂3~8份。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备的钙溶型叶面肥可及时补充苗期和生长后期由于根部不发达或根系功能衰退或在盐碱、干旱等环境下根部养分吸收受到抑制而导致的养分吸收不足,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促使叶菜类作物株高、叶片数增加,叶片肥硕宽大,颜色鲜亮;提高结果类植物的座果率,利于果实膨大,表光靓丽,增强瓜果的口感,也可及时改善作物缺素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钙溶型叶面肥。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依靠根系吸收养分,但是植物的叶片也可以吸收外源物质,如气体、营养元素、农药等,叶片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能够像根一样地把营养物质吸收到植物体中去。叶是植物最重要的根外营养器官,叶面营养就是指植物通过叶片表面吸收利用各种养分。将不同形态和种类的养分喷施于作物叶片,作物对叶面吸收的养分利用效果与根部施肥是一样的,这种现象对于作物进行叶面施肥有着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意义。
叶面施肥技术与叶面肥的应用是人们认识植物叶面营养吸收规律的重大突破,叶面施肥打破了土壤根部施肥的传统方式,作为对作物土壤施肥的一种直接、高效的辅助措施,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施肥技术。但叶面对养分的吸收受叶片结构、生长环境及喷施液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叶面施肥效。
高等陆生植物叶片一般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双子叶植物还包括表皮毛,对叶片具有保护作用。叶表皮细胞的外壁上覆盖有蜡质层和角质层,最外层是蜡质层,由表皮细胞分泌的蜡质而形成,角质层紧接于蜡质层下面,角质层下面紧接的是叶表皮细胞,二者之间被一果胶层隔开。蜡质层具有防止病毒侵入、降低水分损失、减少害虫咬噬及太阳辐射等,由脂肪酸、酯类、酮、一级醇、二级醇、类萜、醛等具有疏水性的有机物组成,对喷施液于叶片上的滞留、渗透产生不利影响。不同作物叶面蜡质层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不同,其对叶面吸收养分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角质层结构比蜡质层复杂得多,不同植物叶片角质层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等都有很大差异,一般可分为两层,外层几乎完全由角质组成,与蜡质层相接,内层由纤维素与果胶混合物组成,间杂有一定数量的角质,与叶肉表皮细胞相接。角质层对喷施养分的渗透具有阻滞作用,也是叶面吸收养分的不利因素。如果说蜡质层的存在不利于喷施液在作物叶表滞留和向叶片内部渗透,而角质层则是养分进入叶片内部最重要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被植株叶片吸收,能提高叶表面细胞中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和尿卟啉原Ⅲ合酶的活性,提高叶绿素的合成速率,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植物生长的钙溶型叶面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钙溶型叶面肥,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
无水硫酸亚铁 1~3份
硝酸锌 1~3份
麦芽硒 0.1~0.3份
发酵液 40~60份
磷酸二氢钾 10~20份
硼酸钾 3~8份
表面活性剂 3~8份
活化剂 3~8份
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叶表角质层的主要组成物质——脂肪酸化合物和果胶等多聚化合物可产生一定量的负电荷,使外表面到细胞壁形成由低到高的电荷梯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对叶片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时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时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