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9396.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魏建平;张宏图;张健;刘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煤渣 沉积 放水 | ||
本发明属于放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用本安型瓦斯抽采管中的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筒体另一侧壁底部设有排水管,筒体上部还设有密封上盖,上盖中心底部设有一个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两个通气孔,进气管道外套设有一个机械阀,机械阀侧壁上设上进气孔和下进气孔,筒体侧壁上部还设有进气口和平衡管,进气口和平衡管分别通过气管与机械阀侧壁上的上、下进气孔相连通,位于机械阀底部的进气管道上设有一个限位螺母,进气管道出气口通过轴承与T型管相连通,T型管底部中心焊接有一个导杆,导杆底部安装有叶轮,限位螺母与轴承之间还设有自动控制开关,本发明可有效防止煤渣、淤泥沉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用本安型瓦斯抽采管中的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负压抽采管路抽取瓦斯的同时,还会吸进大量煤层积水和一些小颗粒煤渣。为防治积水和残余煤渣堵塞抽采管道,常用的方法是,在管路较低易积水位置安装放水器。其中,自动防水器使用最多,且最为安全。矿用本安型瓦斯抽采管自动放水器是利用筒体内机械四通阀常开、常闭端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放水器储水和放水的状态。当筒体内水满时,机械阀与排气管连接的常闭端打开,这样放水器的水和煤渣就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水口,实现自动放水。该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可实现瓦斯抽采管路无电源全自动放水。但受装置内部结构的影响,自动放水器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以下不足:一些煤渣和淤泥长期积存在放水器筒体内的下部,可能会堵塞出水口,影响放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可以利用放水器内外压差,提高流体的流动速度,防止煤渣、淤泥沉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筒体另一侧壁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筒体上部还设有密封上盖,上盖中心底部设有一个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两个通气孔,分别为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进气管道外套设有一个机械阀,机械阀侧壁上分别设有上进气孔和下进气孔,筒体侧壁上部还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平衡管,所述进气口和平衡管分别通过气管与机械阀侧壁上的上、下进气孔相连通,位于机械阀底部的进气管道上设有一个限位螺母,进气管道出气口通过轴承与T型管相连通,所述T型管倒置设置且能水平旋转,T型管底部中心焊接有一个导杆,导杆底部安装有叶轮,所述限位螺母与轴承之间还设有自动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开关包括压力杆,所述压力杆水平活动套设于进气管道上,压力杆两端分别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底部分别设有一个浮球。
进一步的,所述T型管包括一个水平管和一个竖直管,水平管和竖直管相互连通,竖直管位于水平管中部上方并与进气管道相连通,水平管两端分别垂直水平管设有一个圆锥收敛型喷嘴,且两喷嘴出口沿水平相反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阀包括截面为门字形的外壳和活动设于门字形外壳内的活动体,所述外壳和活动体中心位置均设有供进气管道通过的空腔,所述活动体的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活动体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和外壳连接,活动体右侧设有两个平行的上气管支管和下气管支管,两个支管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机械阀侧壁上两个进气孔之间的垂直距离,进气管道上的上通气孔、上气管支管、上进气孔和进气口连通形成一个常闭端,进气管道上的下通气孔、下气管支管、下进气孔、平衡管和负压抽采管道连通形成一个常开端,常开端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只有当活动体顶部与外壳接触时,即放水器内水位达到筒体2/3时,机械阀常开端自动关闭,常闭端打开,从而使进气管道与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包括位于导杆上的轮盘以及位于轮盘周边的叶片,所述叶片沿着轮盘周边均匀设置,所述导杆底部延伸至筒体底部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活动体与外壳之间的底部空腔处,限位螺母的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限位螺母顶部的宽度小于两个弹簧之间的水平距离,限位螺母可以沿着进气管道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