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9406.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坤宏;明茗;于朝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支撑架 侧支撑架 顶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底板 牵引装置 伸缩机构 升降机构 腰间盘 弧面 人体腰椎 支撑组件 侧支撑 弹性带 竖直 灵活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包括:底板、顶支撑组件、侧支撑组件以及弹性带;通过设置顶支撑架和顶支撑架升降机构,并使得顶支撑架的顶面为与人体腰椎弧度相适应的弧面,可通过顶支撑架升降机构调节顶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底板的高度;通过设置侧支撑架以及侧支撑架伸缩机构,并使得侧支撑架的顶面为与顶支撑架的顶面弧度相适应的弧面,可通过侧支撑架伸缩机构调节侧支撑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顶支撑架的距离;从而实现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顶支撑架和侧支撑架进行灵活调节,以适应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牵引装置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医疗器械。
图1为一种现有的腰椎牵引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00以及设置于支撑底板100上的支撑骨架200。其中,支撑骨架200的上表面呈弧状,与正常人体腰椎300的形状相适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使用该腰椎牵引装置时,将该腰椎牵引装置平放在水平面上,之后仰卧在该腰椎牵引装置上,支撑骨架200支撑于腰椎下方,之后通过全身放松,使上身与下身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利用支撑骨架200作为支点,将腰椎向反方向进行牵拉,从而达到使腰椎间盘间隙增大,使椎间孔恢复正常,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减小椎间隙压力减小,同时松解肌肉组织,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的腰椎牵引装置中,支撑骨架200的形状、大小固定,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身材体形各不相同,腰椎300变形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使得现有的腰椎牵引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无法适应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腰椎牵引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无法适应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包括:底板、顶支撑组件、侧支撑组件以及弹性带;
所述顶支撑组件和所述侧支撑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顶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弹性带连接于所述顶支撑组件与所述侧支撑组件之间;
所述顶支撑组件包括顶支撑架以及顶支撑架升降机构,所述顶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支撑架的顶面为与人体腰椎弧度相适应的弧面;所述顶支撑架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顶支撑架与所述底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顶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板的高度;
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侧支撑架以及侧支撑架伸缩机构,所述侧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顶支撑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侧支撑架的顶面为与所述顶支撑架的顶面弧度相适应的弧面;所述侧支撑架伸缩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支撑架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支撑架连接,所述侧支撑架伸缩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侧支撑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顶支撑架的距离;
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所述顶支撑架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支撑架的顶部边缘连接。
可选的,所述顶支撑架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升降腿、两个连接轴、螺杆以及摇把;所述四个升降腿在所述底板上长方形分布,位于所述长方形的每条短边上的两个升降腿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升降腿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