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9434.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刚;楚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7 | 分类号: | G02F1/134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源、选择性反射膜、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第二液晶层,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紧邻设置,且第三基板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所述选择性反射膜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电子书、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中。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业界现已研发出一种可在任何环境中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即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兼具反射模式与透射模式两种显示模式,当外界环境光线充足时,可利用环境光以反射模式工作;当外界环境光线不足时,可开启背光源以透射模式工作。
然而,上述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反射模式下工作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低,显示效果差。而在透射模式下工作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耗相对较高,且对眼睛的伤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将透射模式显示屏与反射模式显示屏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环境随时切换透射/反射模式,还可自主调节透射/反射比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透射模式显示屏与反射模式显示屏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环境随时切换透射/反射模式,还可自主调节透射/反射比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
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紧邻设置;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远离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选择性反射膜,所述选择性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
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正性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处于透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正性液晶分子从平躺姿态偏转至竖立姿态,此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透射模式切换为反射模式。
进一步地,第一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负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立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负性液晶分子从竖立姿态偏转至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反射模式切换为透射模式。
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值,以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所述液晶分子在平躺姿态与竖立姿态之间偏转,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切换为透/反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色偏像素单元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