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0466.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1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桩静载 试验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属于工程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第一百分表、第二百分表、油泵、空载盒、压力表和主机,本发明的所述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还包括无线发射器、中继器和分油阀,分油阀代替了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主机上设有所述无线发射器,所述主机与所述中继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荷载的全闭环控制,避免了人工读表、换算,只有在加载出现异常状况时,才发出报警信号提示试验人员处理;采用分油阀替代多级单向阀,极大地简化了油路,提高了液压加载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油路闭环,最大限度地避免液压油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检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基桩静载试验检测,作为检测基桩承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基桩静载试验的原理是,通过反力装置给试验桩施加荷载,反力装置一般为堆重平台或者锚桩等,并同时监测桩的位移,获得基桩的位移—荷载曲线,从而判断基桩的承载力。
图1是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的反力装置是混凝土块堆重平台。
图2是现有技术静载试验广泛采用的加载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机通过控载盒控制油泵给千斤顶泵油,对试验桩进行加载,多个千斤顶就需要多个单向阀分油,试验人员人工读取压力表换算成荷载,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判断,通过控载盒进行加压或卸压,百分表采集试验桩的位移并传至主机。该系统存在如下弊端:
1. 无荷载反馈信号,需人工读取压力表换算荷载值,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2. 多个千斤顶就需要多个单向阀逐级分油,压力损失大,且油路复杂,可靠性也很低;
3. 主机采集的数据需要手动用U盘拷贝出来,一方面,质监部门不能对静载试验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检测单位提取数据也较为繁琐,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低下;
4. 图中虽然有千斤顶的回油路,但实际中,受现场条件限制,回油基本都是直接排到外面,液压油损耗大;
5. 受百分表信号线长度的限制(一般为25m,过长会有不可接受的信号衰减),现场检测集装箱离堆重平台较近,尤其是大吨位静载试验,堆重平台容易倒塌,对试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发明的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第一百分表、第二百分表、油泵、空载盒、压力表和主机,所述主机通过所述空载盒控制所述油泵给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施加油压,而所述第一千斤顶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分油控压,所述第二千斤顶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分油控压,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第一供油管道上,所述第一百分表和所述第二百分表与所述主机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所述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系统还包括无线发射器、中继器、分油阀、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分油阀代替了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主机上设有所述无线发射器,所述主机与所述中继器电性连接,所述中继器通过第一数据线与所述分油阀连接,所述压力表设在所述分油阀上,所述中继器的压力数据接口通过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空载盒连接,所述空载盒通过第三数据线连接所述油泵,所述油泵的第二供油管道和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分油阀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设在第一供油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设在第二供油管道上,所述分油阀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供油和回油,所述第一百分表通过第四数据线与所述中继器连接,所述第二百分表通过第五数据线与所述中继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上设有压力数据连接端口和百分表位移数据连接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所述主机为集成式一体化制备或者分离式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