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扫描功能的电脑及模型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0648.0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戴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04 | 分类号: | H04N13/204;H04N13/275;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生成 拍摄位置 扫描功能 圆形滑轨 支撑架 镜头支撑装置 特征点 电脑 处理器 目标物体 支撑固定 滑动 重合 缝合 图像 拍摄 清晰 | ||
1.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包括一处理器、一3D镜头以及一镜头支撑装置,
所述镜头支撑装置包括一圆形滑轨以及一用于在所述圆形滑轨上滑动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3D镜头;
所述3D镜头用于在所述支撑架上从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圆形滑轨中的一目标物体以获取若干3D影像,3D影像与所述拍摄位置一一对应;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拍摄位置分别对应的3D影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识别两个所述3D影像上的特征点,将两个所述3D影像通过相同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3D镜头连接,所述电脑获取目标物体的3D影像时,所述处理器用于以预设规则依次激活3D镜头的快门以获取所述不同拍摄位置的3D影像;
所述支撑架内设有一陀螺仪,所述预设规则为:通过所述陀螺仪获取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角度且所述3D镜头用于在转动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被处理器激活快门;
对于一目标3D影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目标3D影像中选取一特征点,并获取所述特征点到圆形滑轨的轴线的距离及目标夹角,其中所述目标夹角为特征点到轴线投影点的连线与3D镜头和所述轴线所在平面的夹角,所述轴线为通过所述圆形滑轨中心且垂直于圆形滑轨所在平面的直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3D影像的下一幅3D影像中通过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角度、特征点到所述轴线的距离及所述目标夹角确定下一幅3D影像中特征点的位置,将所述目标3D影像和目标3D影像的下一幅3D影像以所述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每一3D影像均包括像素层及结构层,对于任意两个相邻拍摄位置分别对应的3D影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两个所述3D影像的结构层上识别至少3个峰值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两个所述3D影像的结构层通过相同峰值点重合的方式缝合,所述峰值点包括凸点和凹点,两个所述3D影像的峰值点重合的数量至少为3个,并在缝合后的3D影像上贴附两个所述3D影像的像素层。
3.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一具有扫描功能的电脑,所述电脑包括一处理器、一3D镜头以及一镜头支撑装置,所述镜头支撑装置包括一圆形滑轨以及一用于在所述圆形滑轨上滑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3D镜头,所述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所述3D镜头在所述支撑架上从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圆形滑轨中的一目标物体以获取若干3D影像,3D影像与所述拍摄位置一一对应;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拍摄位置分别对应的3D影像,所述处理器识别两个所述3D影像上的特征点,将两个所述3D影像通过相同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以生成3D模型;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3D镜头连接,所述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以预设规则依次激活3D镜头的快门以获取所述不同拍摄位置的3D影像;
所述支撑架内设有一陀螺仪,所述预设规则为:通过所述陀螺仪获取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角度且所述3D镜头在转动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被处理器激活快门;
所述模型生成方法还包括:
对于一目标3D影像,所述处理器在目标3D影像中选取一特征点,并获取所述特征点到圆形滑轨的轴线的距离及目标夹角,其中所述目标夹角为特征点到轴线投影点的连线与3D镜头和所述轴线所在平面的夹角,所述轴线为通过所述圆形滑轨中心且垂直于圆形滑轨所在平面的直线;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目标3D影像的下一幅3D影像中通过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角度、特征点到所述轴线的距离及所述目标夹角确定下一幅3D影像中特征点的位置,将所述目标3D影像和目标3D影像的下一幅3D影像以所述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3D影像均包括像素层及结构层,所述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拍摄位置分别对应的3D影像,所述处理器在两个所述3D影像的结构层上识别至少3个峰值点;
所述处理器将两个所述3D影像的结构层通过相同峰值点重合的方式缝合,所述峰值点包括凸点和凹点,两个所述3D影像的峰值点重合的数量至少为3个,并在缝合后的3D影像上贴附两个所述3D影像的像素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6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