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1015.1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林;周连宁;柳影;陈小刚;李琨;姜刘志;宋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制剂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抗性微生物;(2)制备抗性微生物制剂;(3)将抗性微生物制剂的悬液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混合后在恒温培养振荡器中进行土壤淋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淋溶洗脱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化合物,使得污染土壤中处于临界赋存形态及其潜在的溶解形态的重金属更大程度的从其他介质中转化出来,最终达到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微生物制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矿山开采冶炼、电子行业的产发展带来了大量重金属废水和废渣等,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严重危害了生态系统和人体的健康。土壤中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由于受生存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胁迫作用,会对重金属产生一定的抗性和降解作用。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大比表面积和较高新陈代谢速率,对环境副作用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对重金属和矿物进行生物淋滤,达到修复和治理的目的,特别是在城市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和低品位矿场的金属回收方面有很大潜力,此外,在农田或场地修复应用中,微生物制剂可辅助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微生物不仅能去除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还能提高污染地区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还可改变根际微环境,增加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挥发及固定的效率,最终达到治理目的。
但目前实验室内的微生物土壤淋溶常规试验多在实验室内组装土壤柱,加水喷淋系统模拟自然界中的土壤淋溶,但实验装置组装过程繁琐,淋溶耗时冗长,无法达到一定的淋溶洗脱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染土壤中的抗性微生物制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溶方法,以达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淋溶洗脱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利用微生物制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抗性微生物;
(2)制备抗性微生物制剂;
(3)将抗性微生物制剂的悬液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混合后在恒温培养振荡器中进行土壤淋溶。
所述步骤(1)中抗性微生物是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提取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所述步骤(1)提取抗性微生物的方法为:取重金属污染土壤,经自然风干后过筛,在液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菌株,在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经平板划线法纯化后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在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铅离子。
所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菌株可以采用梯度培养的方法,即可以分别在铅离子浓度为50mg/L、200mg/L、300mg/L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菌株。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提取抗性微生物方法为:取重金属污染土壤,经自然风干后过筛,制成悬浮液,取悬浮液加入到含铅离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最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一环细菌涂布于培养基(固体)上,恒温培养后将培养好的细菌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菌落长势完好不与其他菌落粘结的细菌群落,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细菌再次纯化,获得纯化细菌,用无菌的接种环挑取单菌落,将其接种于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后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上述培养基均优选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所述步骤(2)制备微生物制剂的方法为:取处于生长曲线稳定期的抗性微生物培养液于离心机中离心,移去上清液,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后重复清洗去除培养基质,最后干燥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干粉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