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1621.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继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英超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32;C04B33/32;C04B38/00;C04B38/02;C04B3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料 陶瓷废料 透水砖 面层 硬质高岭土 煤矸石 粘结剂 制备 致密 砖坯 改性硅藻土 微观结构 组分配比 组分设计 产业化 孔隙率 透水性 重量比 锂长石 硼泥 粘结 优化 | ||
1.一种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它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和底层紧密结合为一体;所述面层和底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和粘结骨料的粘结剂;所述骨料为陶瓷废料、硬质高岭土和煤矸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骨料的粒度为10-18目,所述底层的骨料的粒度为5-1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和底层的质量比为1:7.5-8.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中还包括颜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中还包括改性秸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秸秆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秸秆清洗干净,在50℃烘干,粉碎成100-200目的秸秆粉末,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秸秆粉末,之后过滤,将滤物用质量浓度为0.8-1.2%的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在室温下搅拌浸泡8-10h,然后洗至中性,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秸秆;
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秸秆与质量浓度为35-45%的硝酸铜溶液按质量比1:8-10混合,于温度为45-55℃的条件下搅拌浸泡2h,过滤,得改性秸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硼泥20-30份、锂长石10-15份、改性硅藻土8-15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硅藻土放入10-15倍重量份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浆料,向浆料中加入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料,其中,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的总质量为硅藻土质量的3%-5%,将反应料置于微波发生器内,在微波辐射功率为650-680W的条件下,辐射加热3-5分钟,自然冷却,粉碎至150-200 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陶瓷废料20-25份、硬质高岭土15-20份,煤矸石10-15份,颜料6-8份、粘结剂1-5份、助熔剂1-2份、和水10-15份;所述底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陶瓷废料30-50份、硬质高岭土15-25份,煤矸石3-5份,改性秸秆1-3份,粘结剂1-5份、助熔剂1-2份、和水15-20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为:
S1. 按照配方称取面层所用的原料,将陶瓷废料、硬质高岭土、煤矸石、颜料、粘结剂、助熔剂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匀后放置36-48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搅拌均匀得到面层拌合料,将面层拌合料经输送机定量输送至成型机面料布料箱料仓内;
S2. 按照配方称取底层所用的原料,将陶瓷废料、硬质高岭土、煤矸石、改性秸秆、粘结剂、助熔剂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匀后放置36-48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底层拌合料,将底层拌合料经输送机定量输送至成型机底料布料箱料仓内;
S3. 成型:采用二次布料成型,先将底料布料箱料仓内的底层拌合料布满在成型机的模具内,再将面料布料箱料仓内的面层拌合料布满在底层拌合料之上,然后压制成型为坯料;
S4.微波干燥:从0-2分钟内缓慢升温到100度,然后2-15分钟保持100度恒温,然后升温到130度并保持5分钟;
S5.烧结:将干燥后的坯料在窑炉中进行烧结,其中在200-500℃温度区间,升温速度0.5℃-0.8℃/min;在500-800℃温度区间,升温速度0.5℃-1.5℃/min,在800℃-最高烧结温度的温度区间,升温速度1℃-2℃/min,最高烧结温度为900-950℃,在最高烧结温度保温1-2h,然后进行冷却,冷却降温速度不大于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英超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英超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6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的瓷泥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匣钵胚土复古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