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信息采集的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2068.5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毛杰;赵文娟;高星星;刘德志;徐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杰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信息 电加热器 信息处理器 闸门门槽 水体 温度传感器 防冻装置 水利水电 采集器 采集 带动螺杆 合适状态 夹层面板 加热升温 搅拌叶片 使用寿命 支撑滑块 传统的 调速器 发热管 连接杆 液态水 止水阀 走行轮 冰块 结冰 边梁 次梁 吊耳 搅碎 螺杆 门槽 主梁 转动 测量 全程 运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信息采集的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其结构包括闸门门槽、支撑滑块、温度传感器、吊耳、连接杆、次梁、主梁、边梁、夹层面板、顶止水阀、走行轮、自动化信息采集器、信息处理器,本发明将测量的温度通过自动化信息采集器进行采集,调速器转动带动螺杆进行旋转,螺杆上设有的搅拌叶片对门槽内液态水搅拌,在结冰时,也可以对其冰块进行搅碎,将传统的发热管设计成电加热器,信息处理器通过接收到温度传感器的门槽内的水体温度,进而控制电加热器的工作对处于低温度的水体进行加热升温,当水体温度处于合适状态,信息处理器便停止对电加热器的工作,使电加热器不需要进行全程无间歇的运作,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化信息采集的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属于水利水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进行闸门形式选择时,需要根据闸门工作性质、设置位置、运行条件闸孔跨度、启闭力和工程造价等,结合闸门的特点,参照已有的运行实践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中平面闸门和弧形闸门是最常采用的门形,大、中型露顶式和潜没式的工作闸门大多采用弧形闸门,高水头深孔工作闸门尤为常用弧形闸门,当用作事故闸门和检修闸门时,大多采用平面闸门,工作闸门前常设置检修闸门和事故闸门,对高水头泄水工作闸门由于经常作动水操作或局部开启,应设法减少闸门振动和空蚀现象,改善闸门水力条件,按不同的部件考虑动力的影响,并对门体的刚度和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门叶和埋件的制造、安装精度都应严格控制,当门槽边界流态复杂或体形特殊时,除需参考已有运行的成功试验,还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解决可能发生的振动、空蚀问题,以选定合适的门槽体形。
闸门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封闭水利水电工程的孔口,并且根据需要对孔口进行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对上下游水位的调节,钢闸门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闸门,由于闸门大多都安装在露天的场所,很多都是长时期浸泡在水中,承受着水流的冲击和压力,在冬天气温下降的时候,还会有冰冻的压力,这些恶劣的客观条件使得闸门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建筑物的寿命,因此要延长闸门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做好闸门的日常维护和防冻措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019259.1一种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包括连接板、门槽、蓄电池、驱动电机和发热管,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安装有门体,所述门槽通过凹口与门体相连接,所述机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接线,所述蓄电池与接线相连接,且机壳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左侧固定有处理器,所述减速机的下方安装有转轴,所述发热管与供热器电性输入连接,且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管,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镶嵌有桨叶。该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设有全面的发热管,避免结冰影响阀门打开或者关闭作业,设有设置转轴和桨叶,能够加快水流速度,以及设有蓄电池,紧急断电情况也可作业,使之更方便的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治理江河、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现有技术无法根据水的温度进行智能加热,需要全程无间歇的运作,导致防冻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下降且发热管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热交换速度下降,降低热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信息采集的水利水电闸门门槽防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根据水的温度进行智能加热,需要全程无间歇的运作,导致防冻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下降且发热管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热交换速度下降,降低热效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杰,未经毛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