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2484.5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浜;毛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车指令 记录仪 监控平台 锁车系统 通讯模块 锁车 应答 点火 车辆发动机 行车记录仪 发动机ECU 车辆监管 锁车状态 提醒用户 指令传达 转换指令 智能 发送机 管控 回传 加载 整车 过期 发动机 通电 反馈 金融 银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001、整车通电;S002、监控平台接收记录仪数据,并下发锁车命令;S003、记录仪通讯模块接收锁车指令,回传发动机ECU执行应答;S004、记录仪通讯模块转换指令传达到CAN总线;S005、发送机ECU接收到锁车指令,下一次车辆点火执行锁车命令;S006、记录仪接收应答,反馈给监控平台,平台实时加载锁车状态;S007、车辆发动机限制了转速和扭矩,无法正常行走。本发明通过车辆监管平台对过期未交贷款的车辆下发锁车指令,利用行车记录仪接收锁车指令并将指令传达至CAN总线,发动机接收到锁车指令后,待下一次车辆点火执行锁车指令,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及时交款,提高了银行的金融管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012年交通运输部对所有吨位达到12T的商用车辆必须加装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黑匣子)的规定,所有商用车生产厂商都需要在车辆上加装行车记录仪实时上报车辆定位和转向信号、刹车信号等。考虑到成本和普通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局限,我们通过CAN总线通讯技术,通过1939CAN通讯协议,实现汽车行驶记录仪与商用车整车发动机ECU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发动机CAN锁车通讯协议实施指令下发控制整车发动机转速、扭矩等操作。并且,智能远程锁车方案不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强制锁车制动(容易引起交通事故),锁车指令下发后,在车辆停车、下一次点火以后才会执行,避免了行驶过程中强制制动引发事故的现象。
由于汽车行驶记录仪与监控平台服务端的连接还是建立在传统运营商的数据卡的流量功能基础只上,这就对数据卡的通讯信号有一定要求,但是如果故障车辆行驶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或者涵洞内,信号极差,记录仪无法实现与平台后端的通讯连接,锁车指令无法实时下发到整车,需要等到信号恢复后指令才能正常下达,监控平台有自动判别车辆在线与否,缓存指令的功能,只要检测到车辆上线,还是会第一时间下发命令控制整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通过车辆监管平台对过期未交贷款的车辆下发锁车指令,利用行车记录仪接收锁车指令并将指令传达至CAN总线,发动机接收到锁车指令后,待下一次车辆点火执行锁车指令,解决了现有银行对贷款金融车辆实施定期催款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远程锁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01整车通电,发动机ECU开始工作,行车记录仪CAN数据采集模块基于整车CAN接口线束,建立与整车ECU的通讯;
步骤S002监控平台接收记录仪数据,并下发锁车命令;
步骤S003记录仪通讯模块接收锁车指令,回传发动机ECU执行应答;
步骤S004记录仪通讯模块转换指令传达到CAN总线;
步骤S005发送机ECU接收到锁车指令,下一次车辆点火执行锁车命令;
步骤S006记录仪接收应答,反馈给监控平台,平台实时加载锁车状态;
步骤S007车辆发动机限制了转速和扭矩,无法正常行走。
优选地,所述步骤S002中,记录仪通信模块和发动机ECU各保存有一个作为密钥的相同数组,且数组中包含有一串随机的数字。
优选地,所述步骤S003中,记录仪通讯模块在接收到锁车指令或者解锁指令后,根据整车底盘号并结合保存的密钥生成一个八个字节的第一密文;所述第一密文生成后,记录仪通讯模块将第一密文添加在接收到的锁车指令或者解锁指令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