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3055.X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军;鄢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三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6 | 分类号: | C08G77/46;C08G18/50;C08G18/61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有机硅改性聚醚 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端含氢硅油 合成聚氨酯 聚酯多元醇 烯丙基聚醚 耐磨性能 涂饰材料 异氰酸酯 聚氨酯 手感 搭配 合成 迁移 替代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端含氢硅油的制备;步骤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步骤三: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普通聚醚多元醇的结构特征,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跟普通聚醚多元醇相当,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普通聚醚多元醇,或者与聚酯多元醇搭配,合成聚氨酯,且反应过程温和易控,合成的聚氨酯用于涂饰材料时,手感滑爽细腻、耐磨性能好、表面无迁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醚多元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是指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一类聚合物。聚氨酯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两大类。对于聚醚型聚氨酯,由于其原料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醚键内聚能低、易旋转,故由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好、耐水解性能优良,且原料体系粘度低,易与异氰酸酯、助剂组份互溶,加工性能优良。
现有的聚醚多元醇一般是以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双酚A为起始剂,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烷氧基化反应或加成呋喃类环状化合物制得。用这类聚醚多元醇合成革聚氨酯树脂,用于涂饰材料时,如要达到滑爽手感、耐磨性能,一般是在后期复配阶段添加助剂,但易出现助剂相容性差、手感持久性差、表面发粘不良现象。也有一些国外公司如道康宁、罗地亚推出了一些反应型有机硅助剂,可在聚氨酯合成阶段加入,原理是这些反应型有机硅助剂结构中两端含有羟基,有类似于多元醇的结构,可以部分取代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嵌入聚氨酯分子结构内,达到滑爽手感、耐磨性能。但由于这些反应型有机硅助剂在聚氨酯反应过程中,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跟普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相差较大,使合成聚氨酯的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导致产品不同批次质量差异较大。
但是,现有的聚醚多元醇存在着在聚氨酯反应过程中,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跟普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相差较大,生产效率低,使合成聚氨酯的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聚醚多元醇存在着在聚氨酯反应过程中,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跟普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相差较大,生产效率低,使合成聚氨酯的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的问题,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2O)a(CH2CH2CH2O)b(CH2CH2O)cCH2CH2CH2-Si(CH3)2O--[Si(CH3)2-O]m-Si(CH3)2-CH2CH2CH2(OCH2CH2)c(OCH2CH2CH2)b(OCH2CH2)a-OH,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7000,
其中,m值为10-70,a值为1-24,c值为0-23,a与c的和为1-24,b值为3-50。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端含氢硅油的制备;所述的端含氢硅油的制备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催化剂A为原料,在装有氮气保护装置的反应器内搅拌升温,保温反应一定时间,得到端含氢硅油。
步骤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所述的烯丙基聚醚的制备以烯丙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催化剂B为原料,在反应器内加入烯丙醇、催化剂B,密闭反应器,用氮气置换掉反应器内的空气,常温减压脱除微量水分,升温,先通入环氧丙烷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物,反应至压力不再降低为止,减压脱除低沸物,再通入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反应至压力不再降低为止,减压脱除低沸物,根据所用催化剂不同,看是否需要后处理,得到烯丙基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三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三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