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3371.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0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华;高磊;李静;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淼;严政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电解质膜 聚合物基体 锂离子电池 制备 聚合物电解质层 无纺布层 共聚物链结构 可交联共聚物 无机纳米粒子 离子导电率 柔韧性 交联结构 交联剂 结晶度 锂盐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聚合物电解质膜包括无纺布层和无纺布层表面上的聚合物电解质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层含有聚合物基体和分散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中的锂盐,所述聚合物基体含有由交联剂提供的交联结构、由可交联共聚物提供的共聚物链结构和无机纳米粒子。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离子导电率、结晶度较低、柔韧性合适,以及其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多以液态电解液作为导电物质,但在使用过程中,液态电解液易挥发、易燃易爆,导致诸多安全问题;而且其易长出锂枝晶,限制了金属锂作为负极在电池中的应用。因此,人们提出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来替代液态电解液。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不仅起着离子传导的作用,还可以阻止正负电极的接触。又因其可塑性强,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成不同形状的薄膜,柔韧性好,可承受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力,高温稳定性好,极大地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CN105591154A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该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包括聚碳酸酯类高分子、锂盐及多孔支撑材料,其中,多孔支撑材料为纤维素无纺膜、玻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酰亚胺无纺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尽管相对于聚氧化乙烯来说,采用聚碳酸酯类高分子且以多孔支撑材料为支撑体下能够获得离子导电率更高且机械性能更好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然而,无机粒子在聚碳酸酯类高分子中的分散性较差,易于团聚,对整个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都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纺布复合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离子导电率、结晶度较低、柔韧性合适,以及其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该聚合物电解质膜包括无纺布层和无纺布层表面上的聚合物电解质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层含有聚合物基体和分散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中的锂盐,所述聚合物基体含有由交联剂提供的交联结构、由可交联共聚物提供的共聚物链结构和无机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可交联共聚物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任选的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1):式(2):式(3):
其中,R为H或C1-C4的烷基,L为C0-C4的亚烷基或-R1-O-R2-,R1为C0-C4的亚烷基,R2为C0-C4的亚烷基;
所述交联剂为含有至少两个丙烯酸酯类基团的丙烯酸酯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丙烯酸酯类基团为式(4)所示的基团:-O-C(O)-C(R’)=CH2,R’为H或C1-C4的烷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含有可交联共聚物、锂盐、交联剂、无机纳米粒子和光引发剂的电解质浆料;
(2)将所述电解质浆料涂布于无纺布上并干燥成膜,而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固化交联以在无纺布上形成聚合物电解质层;
其中,所述可交联共聚物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任选的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1):式(2):式(3):
其中,R为H或C1-C4的烷基,L为C0-C4的亚烷基或-R1-O-R2-,R1为C0-C4的亚烷基,R2为C0-C4的亚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