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3463.5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新;梁耀佳;李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荣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小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方 推送 脉象 搜索方式 医生 后台服务器 初步筛选 二次筛选 模糊搜索 搜索结果 医生终端 自动切换 脉象图 体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及系统,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及系统,医生在使用后台服务器系统推送处方功能时可结合病人的病情情况先进行一次初步筛选,在医生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时可结合脉象图以及患者的体质性质对处方进行二次筛选并最终推送到医生终端;并且搜索方式包括精准搜索方式以及模糊搜索方式两种,系统可根据医生的选择自动切换搜索方式,从而得出更可靠的处方推送结果,从而让医生可更准确适合判断出患者的处方,提升处方推送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方推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大数据的医疗系统的推送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常规的病情信息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处方的筛选及推送,而在传统中医的领域中,中医问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个步骤,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涉及到“切”,即把脉这个步骤,且在中医理论中各类处方对于不同人的体质的受用性也不尽相同,导致了推送处方的适用性降低,并且如今的处方搜索方式都是单纯的通过条件叠加的方式进行搜索,这样的检索方式导致了在搜索结果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下用户无法通过切换搜索方式的方法去改变搜索结果,十分不灵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及系统,本专利可结合病人的病情情况先进行一次初步筛选,在医生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时可结合脉象图以及患者的体制性质对处方进行二次筛选并最终推送到医生终端,并且搜索方式可由医生自行设置,从而提升处方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具体包括:
一种结合脉象的新型处方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患者的病症信息,所述病症信息包括患者的病症名称以及第一临床表现;
从预设处方库中获取与所述病症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处方,记为第一处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处方信息生成第一处方组;
将所述第一处方组推送到医生;
当接收到医生发出的再次搜索请求时;
获取患者的脉象信息,记为第一脉象信息;
获取患者的历史患病信息,并根据所述患者的历史患病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临床表现获取所述患者的体质信息,记为第一体质信息;
获取与所述病症信息、所述第一体质信息以及第一脉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处方,记为第二处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处方信息生成第二处方组;
将所述第二处方组推送到医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病症信息包括患者的病症名称以及第一临床表现等;所述处方信息包括主治病症,第二脉象信息,第二体质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二临床表现;
则所述从预设处方库中获取与所述病症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处方,记为第一处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处方信息生成第一处方组,具体包括:
从预设处方库中获取处方信息中主治病症与所述病症信息中的病症名称一致的处方信息,记为候选处方;
从所述候选处方中获取第二临床表现与所述病症信息中第一临床表现一致的处方新信息,记为第一处方;
根据所述第一处方生成第一处方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患者的历史患病信息,并根据所述患者的历史患病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临床表现获取所述患者的体质信息,记为第一体质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预设体质数据库,所述预设体质数据库包括至少一个体质类型、及与所述体质类型匹配的常见表现、及与所述体质类型匹配的发病倾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荣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荣科技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