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3625.5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楼巧君;李铁梅;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水稻 扎根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方法,包括浸种催芽、播种、培养和统计步骤;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以同一水稻品种中胚根未扎入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个数与正常发芽的种子个数的比值,比值越大,扎根能力越弱;比值越小,扎根能力越大;本发明的鉴定方法简单、快速且准确,既可以筛选弱扎根能力的突变体进行扎根能力基础研究,又可以筛选极强扎根能力的水稻品种为培育适合直播的优良品种做准备,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幼胚扎根能力新的鉴定方法,有效提高水稻幼胚扎根能力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而我国又是淡水资源较为缺乏国家,每年由于干旱造成水稻产量的减少占各种非生物胁迫因素之首。根深才能叶茂,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因此发达根系尤其是较深根系是水稻抵抗表面缺水的主要手段。在包含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有很多依靠天然降水灌溉的雨育田,这些雨育田大部分都有一层坚实的犁底层,由于犁底层土壤硬度很高,一般比耕作层要高一倍,所以会严重的限制植物根系向下生长,阻碍植物吸收较深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为了提高水稻抗旱和抗营养缺乏的能力,有必要筛选和培养一些具有较强扎根能力的品种,以抵抗犁底层的限制。由于种子早期的扎根能力显著影响到种子的成活率和健壮程度,水稻幼胚的扎根能力对直播水稻非常重要。幼胚的扎根能力越强,直播苗的成活率会越强,尤其是在质地较硬的土壤上。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对30天以上的水稻大苗进行扎根能力鉴定的方法,但未见有对幼胚扎根能力进行鉴定的方法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鉴定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种催芽、播种、培养和统计,且所述播种和培养在多糖凝胶培养基中进行;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以同一水稻品种中胚根未扎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个数与正常发芽的种子个数之间比值作为所述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指标,比值越大,扎根能力越弱;比值越小,扎根能力越大;其中,所述正常发芽的种子为同时有健康胚芽和胚根的种子;所述胚根未扎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为胚根任何部分都还在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上面的种子。
进一步地,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包括琼脂胶、魔芋胶,卡拉胶、刺槐豆胶、明胶、角豆胶、糊精和黄原胶中的一种,且质量浓度为0.8%~4%。
进一步地,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培养基粉加入到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0.8%~4%的悬浮液,再煮沸成透明液体,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凝固。
进一步地,所述浸种催芽为将饱满的水稻种子放入28℃的水中浸泡2天。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方法为:将所述水稻种子带胚一端朝上插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中,使所述水稻种子没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中,仅露出2~3mm胚尖于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表面以上,且保持每个所述水稻种子播种深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方法为:将所述播种后的水稻种子包上保鲜膜,并放入恒温生长箱培养2~4天。
进一步地,所述统计方法为:统计所述培养好的水稻种子中胚根未扎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个数与正常发芽的种子个数,并计算所述胚根未扎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个数与所述正常发芽的种子个数的比值。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统计,可将培养好的水稻种子先扫描拍照,然后统计同一时间所拍照片中胚根未扎入所述多糖凝胶培养基的种子个数与正常发芽的种子个数。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以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另外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和试剂除有特殊说明外,均市售可得或为常规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鉴定水稻幼胚扎根能力的方法整个鉴定过程只需要4~6天,且无需特殊设备和材料,简便、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未经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