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3770.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施群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围护 装置 顶部 水平 位移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在距所述基坑开挖面较远冠梁的一端外侧地面上,正对所述冠梁处架设全站仪;调节所述全站仪,且将所述全站仪目镜的视点设置在所述冠梁顶端的混凝土面上;初始观测所述全站仪,并确定所述全站仪的基准点,从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点,然后将所有的点连接,在所述冠梁表面形成通长直线;从所述通长直线的一个端点开始测量至另一个端点,找出所述通长直线上偏移位置较大的点位;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网表格,生成冠梁顶的位移曲线图。本发明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所述冠梁的水平位移程度,方法简单,且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坑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工程中,尤其深基坑工程,在挖土过程中都需要对基坑的围护结构进行监测,从而控制其变形量。其中围护结构的顶部水平位移,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能够直观反映挖土施工对围护体的影响。
现有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如图1所示,通常是在需要监测的冠梁11(其中冠梁11是围护装置12顶部的混凝土压顶梁)顶部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监测点13,各点的位置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形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坑内土层地质状况等情况进行设置,然后通过测量各点的初始坐标,及在基坑开挖后的各点位复测的坐标,通过多次测量后计算出同一监测点坐标的变化距离来判断围护桩的位移变化程度。
上述常规做法存在着以下的问题,每次测量的时候,必须至少有两个人员同时进行操作,一个工人操作观测仪器,另一个工人架设棱镜,架设棱镜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所述棱镜能够直立在监测点上,从而才能避免操作误差而引起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上述操作的最后结果只能说明各点的水平位移,不能很直观的反映整个冠梁的水平位移程度,若通过加密监测点的方式监测整个冠梁的水平位移,则增加了工作量,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监测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置的方法复杂,导致费时费力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省时省力的基坑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坑围护装置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距所述基坑开挖面较远冠梁的一端外侧地面上,正对所述冠梁处架设全站仪;步骤S2:调节所述全站仪,且将所述全站仪目镜的视点设置在所述冠梁顶端的混凝土面上;步骤S3:初始观测所述全站仪,并确定所述全站仪的基准点,从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点,然后将所有的点连接,在所述冠梁表面形成通长直线;步骤S4:从所述通长直线的一个端点开始测量直至另一个端点,找出所述通长直线上偏移位置较大的点位;步骤S5: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网表格,生成冠梁顶的位移曲线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架设所述全站仪时,在距所述基坑开挖面较远冠梁的一端外侧地面上,选择通视冠梁的、不受土方开挖扰动影响的、以及有利于观测的地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调节所述全站仪时,使所述全站仪的镜头垂直旋转时正好与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初始观测所述全站仪时,在所述全站仪架设调平完成后的位置处的正下方,确定所述全站仪的基准点,使得所述全站仪每次架设时均在所述基准点上,作出明显的标记并采取保护措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全站仪的基准点后,锁定水平刻度盘并记录刻度度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从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点的方法为:旋转所述全站仪垂直方向镜头,竖向转动,根据镜头内十字丝的落点,用尖细物体从所述冠梁的一端开始布设点位,然后继续旋转垂直方向镜头,在所述冠梁中间布点,直至将镜头旋转至冠梁另一端,在所述冠梁另一端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