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器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4786.6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推力 尾翼 飞行装置 尾舱 机头 微重力试验 试验舱 飞行器 机身 机尾 尾杆 冲力 十字交叉型 传统装置 地球重力 高速飞行 能源模块 推进系统 推进装置 中空结构 矢量 操纵面 高容量 可动 转动 回收 携带 飞行 试验 飞机 | ||
1.一种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1)、机身试验舱(2)、机尾(3)、尾翼(4)和矢量推力系统(5),所述的机头(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机载计算机、数据链机载终端、惯性测量机载设备;所述的机身试验舱(2)内设置有试验目标物体以及试验记录设备;
所述的机尾(3)包括尾舱(31)和设于尾舱(31)末端的尾杆(32),所述的尾舱(31)和机头(1)分别设置在机身试验舱的两端(2),所述的尾舱(31)可以在机载计算机的控制下与机身试验舱(2)分离;所述的尾翼(4)呈十字交叉型设置在尾杆(32)上,所述的尾翼(4)上设置有可动操纵面(41);
所述的矢量推力系统(5)可以实现二个自由度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矢量推力系统(5)包括矢量推力机构(51)、两个共轴安装且旋转方向相反的电机(52)和旋翼(53),所述的电机(52)设置在矢量推力机构(51)上,所述的旋翼(53)连接在电机(52)上;所述的矢量机构(51)带动电机(52)和旋翼(53)进行二个自由度的偏转从而产生力矩进而改变飞行姿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试验舱(2)分为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从前段(21)至后段(23)机身试验舱(2)直径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的机头(1)与机身前段(21)光滑连接,所述的机身中段(22)为等截面圆柱形,所述的机身后段(23)与尾舱(31)光滑连接;
所述的机头(1)、机身试验舱(2)、尾舱(31)和尾杆(32)共轴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1)为锥体状,锥面为曲面形状,所述的尾舱(31)为椎体状,锥面为曲面形状,所述的尾杆(32)为圆柱体,所述的尾舱(31)从机身后段(23)逐渐收缩至尾杆(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重力试验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舱(31)内设置有降落伞,所述的降落伞与机身试验舱(2)连接。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推力飞行装置的微重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权利要求1的飞行装置放置在设定的试验高度,并使飞行装置的体轴沿竖直方向;
步骤2:开始无水平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此时矢量推力系统的推进效率为100%,调整机身尾部的矢量推力系统使其相对于机身偏转,控制飞行装置的飞行姿态;
步骤3:随飞行速度增加,当矢量推力系统的推进效率降低为其起始推进效率的70%~73%时,启动飞行装置尾翼的可动操纵面,参与飞行姿态的控制;
步骤4:当矢量推力系统的推进效率降低为其起始推进效率的20%~22%时,矢量推力系统停止运行,此时飞行姿态由尾翼的可动操纵面控制;
步骤5:当飞行装置距离地面为400~500m时,停止尾翼的可动操纵面的控制,微重力试验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重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微重力试验结束后,将机身试验舱与机尾分离,打开连接在机身试验舱上的降落伞,机身试验舱在降落伞的带动下落至地面;
机身试验舱内部的机载计算机通过GPS定位获取自身位置并通过通讯链路发送至指挥中心,以找回机身试验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47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