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5779.8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君;唐云杰;刘琦松;陈克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环 工作腔体 碳纤维导线 单头油缸 金具 活塞 种碳纤维 紧装置 液压泵 适配 手掀 楔形 中心位置处 扳手操作 侧向开口 螺纹连接 内部中空 施工工艺 压力可控 中心轴向 柱体结构 控制轴 上端 施工 碳芯 通孔 雨雪 输出 延伸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包括手掀液压泵、与手掀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单头油缸和螺纹连接在单头油缸一端且用于放置碳纤维导线金具的工作腔体部件,单头油缸中心轴向设置有活塞,工作腔体部件为内部中空且侧向开口的柱体结构,工作腔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连接有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第一挡环和工作腔体部件围成中心具有与活塞相适配的通孔,第二挡环上端开设有与碳纤维导线相适配的缺口,缺口位于第二挡环的中心位置处。本发明结构简单,简化了施工工艺,极大方便了碳纤维导线施工;不会伤及碳芯,施工也不会受雨雪影响,更加安全;压力可控,一般控制轴向力相当于用扳手操作时的10倍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属于金具压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纤维导线,从美国引入我国生产制造、安装应用已数十年,但是金具楔形内外模的安装始终延用同时几把活络扳手拼紧的办法,安装风险很大,扳手所用力度难掌握,用力过大,碳芯极易碰伤扭裂,用力不足后,碳芯会从金具中滑出,发生重大事故,尤其碰上雨雪天施工,碳芯表面粘上雨水,更容易发生滑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包括手掀液压泵、与手掀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单头油缸和螺纹连接在单头油缸一端且用于放置碳纤维导线金具的工作腔体部件,所述的单头油缸中心轴向设置有活塞,所述的工作腔体部件为内部中空且侧向开口的柱体结构,工作腔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连接有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的第一挡环和工作腔体部件围成中心具有与活塞相适配的通孔,第二挡环上端开设有与碳纤维导线相适配的缺口,缺口位于第二挡环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的手掀液压泵额定压力为70MPa。
优选的,所述的单头油缸内径为44~60mm。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的运动行程为40mm,工作压力为20~35MPa。
优选的,所述的工作腔体部件内径大于楔形外模外径。
所述的工作腔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粘贴有用于保护碳纤维导线的银箔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结构简单,简化了施工工艺,极大方便了碳纤维导线施工,更不会伤及碳芯,施工也不会受雨雪影响,更加安全;其次,压力可控,一般控制轴向力相当于用扳手操作时的10倍左右。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工作腔体部件;2-活塞;3-单头油缸;4-第一挡环;5-第二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碳纤维导线金具楔形内外模压紧装置,包括手掀液压泵、与手掀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单头油缸3和螺纹连接在单头油缸3一端且用于放置碳纤维导线金具的工作腔体部件1,单头油缸3中心轴向设置有活塞2,工作腔体部件1为内部中空且侧向开口的柱体结构,工作腔体部件1的两端分别延伸连接有第一挡环4和第二挡环5,第一挡环4和工作腔体部件1围成中心具有与活塞2相适配的通孔,第二挡环5上端开设有与碳纤维导线相适配的缺口,缺口位于第二挡环5的中心位置处,工作腔体部件的结构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金具进出自如,并且在进行压紧操作时金具固定不动,根据不同金具的外径尺寸,楔型内模的长度等数据制造,可以随时方便更换。
其中,所述手掀液压泵额定压力为70MPa。
其中,所述单头油缸3内径为44~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5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