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CU-TEST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6001.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宽;张君鸿;高史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陈兴强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硬件 测试 电池管理系统 测试工程环境 硬件在环测试 纯电动汽车 自动化测试 测试报告 电控单元 归档 求解 新能源 规范化 输出 编制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CU‑TEST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HiL测试工程环境的搭建;S2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编制;S3 HiL测试的执行及测试报告输出。有益效果:基于ECU‑TEST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控单元进行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提高硬件在环测试的效率,使测试用例规范化、评估、求解和归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ECU-TEST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硬件在环是计算机专业术语,也即是硬件在回路。通过使用“硬件在环”(HiL),可以显著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在过去,开发电气机械元件或系统时,使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的实验就已经彼此独立开来。然而通过使用硬件在环的方式,这两个过程可以结合并展示出效率的极大提升。
目前,硬件在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电子控制器单元的V字开发流程中,是以实时处理器运行仿真模型来模拟受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通过I/O接口与被测的ECU连接,对被测ECU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测试。从安全性、可行性和合理的成本上考虑,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已经成为ECU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减少了实车路试的次数,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ECU的软件质量,降低汽车厂的风险。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域中,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对于三大核心电控系统:整车控制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MCU电机控制器是非常重要的。但其高精度的实时性要求、大电压大电流的安全性、信号接口的特殊属性、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都使得传统汽车电控系统的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无法解决。
自动化测试一般是指软件测试的自动化,软件测试就是在预设条件下运行系统或应用程序,评估运行结果,预先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是将认为驱动测试转行为转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通常,在设计了测试用例并通过评审之后,由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中描述的规程一步步执行测试,得到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力、时间或硬件资源,提高测试效率,便引入了自动化测试的概念。
ECU-TEST是由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TraceTronic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嵌入式测试系统的验证软件工具。自从2003年首次发布ECU-TEST,该软件成为了汽车ECU开发的标准工具,同时也逐步成为了重型机械和工业自动化开发的标准工具。该软件是起源自于一个控制单元的系统化测试的项目研究,从而为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脱离出来的TraceTronic公司奠定了基础。ECU-TEST旨在完成测试案例的规范化、评估、求解和归档。得益于该软件包含大量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使得测试案例的所有必要功能如创建、求解和评估功能得以顺利实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ECU-TEST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方法,能够提高硬件在环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ECU-TEST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HiL测试工程环境的搭建;
S2 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编制;
S3 HiL测试的执行及测试报告输出。
进一步的,S1具体包括:
S11测试工程环境目录的建立;
S12测试工具的配置;
S13测试环境工程的导入。
进一步的,S2具体包括:
S21 测试步骤的编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