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火场下阻燃热防护织物内湿分传输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6190.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龙;胡丹丹;冯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24/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董晓慧;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火场 阻燃 防护 织物 内湿分 传输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模拟火场下阻燃热防护织物内湿分传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将每种样品裁剪成5*5cm大小的正方形,烘烤2-5h,作为干燥样,称取烘干后试样的初始质量md;
(2)将烘干后的样品浸水后于室温环境下平衡一定时间,然后密封包装,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5-20分钟;
(3)将密封的织物样品取出,置于模拟火场热源下进行加热;加热过程织物质量mw由高精度电子秤在线称量,则织物在加热蒸发过程其干基含水率φ由以下公式①计算获得:
加热过程所需时间t依据实验设计的干基含水率φ而定,已知φ值和md值,依据式①可以获得mw值,由计算机设定程序:实验开始,开启自动转动机构,预热屏蔽板自动打开,触发试验计时开始,直至织物质量达到设定的mw值,结束蒸发实验,预热屏蔽板关闭将织物与热源隔离,取下织物试样;
(4)使用LF-NMR首先对受热后的织物试样进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利用CPMG脉冲序列法采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获得回波衰减曲线数据,经反演算法及质量归一化处理获得横向弛豫时间T2波谱曲线;将T2谱图中10ms与100ms处作为分水界,纤维织物中的水分分布相态主要分为三类:超快弛豫部分T2b,属于纤维上化学基团如-OH、-NH2捕获的氢或形成氢键的氢;快弛豫部分T21,属于织物微孔结构中的芯吸水;慢弛豫部分T22,属于织物大孔隙中的自由水;
(5)通过SIRT反演后计算得到T2谱的各个峰的峰面积A2,分别记为A2b、A21及A22,分别对应着超快弛豫部分T2b吸附水、快弛豫部分T21芯吸水及慢弛豫部分T22自由水所占的份量;
(6)将总的谱峰峰面积A与加热过程中某一时间t下的干基含水率φ的一元线性拟合:后续将三个谱峰峰面积之和A(A=A2b+A21+A22)与干基含水率φ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
其中,疏水性织物获得的一元线性回归程为:
A=aφ+b,a与b是回归常数 ②;
其中,亲水性织物获得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
A=c+bφ+aφ2,a、b与c是回归常数 ③;
获得上述式子②或③后,将任一受热阶段后的织物进行LF-NMR磁场扫描得到谱峰面积Ai,后续将Ai值代入式②或③中,得到任一过程的织物总的干基含水率φi;
(7)然后根据下式④再计算织物中不同相态水分含量φ2,即吸附水含量φ2b,芯吸水含量φ21及自由水含量φ22:
所述步骤(1)中烘烤的温度为95-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火场下阻燃热防护织物内湿分传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水时间为20-30分钟,平衡时间为30-40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火场下阻燃热防护织物内湿分传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源的热流量根据模拟火场温度设定,取值为0.5-10kW/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火场下阻燃热防护织物内湿分传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弛豫时间与水分子流动性成正比,T2弛豫时间越短,水分的自由度越低,其和织物基结合越牢固;T2弛豫时间越长,相应状态的水与织物基的结合越不牢固,在加热过程中易先被挤出并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1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