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6695.6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月;郭逸丰;徐斌;谢海练;康秀红;李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B22D29/04;B22D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钢锭 超高 温热 加热 工艺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设计过程:
(1)当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1/4时天车起吊装车,然后将钢锭带保温帽、带钢锭模运送到锻造车间;
(2)当锭身全凝时,即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一半时,将钢锭摘保温帽脱钢锭模,装入均热炉;
(3)以钢锭脱模时的温度场为初始温度场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加热计算,以钢锭内外温度差小于50℃作为判定钢锭加热均匀,出炉锻造;
在设计过程(1)、(2)中,天车起吊装车的时间节点,由计算机模拟软件THERCAST确定,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利用THERCAST软件模拟13.8吨18CrNiMo7-6钢锭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钢锭浇注完毕后,在3h20min时起吊装车,运送至锻造车间,在4h30min后摘保温帽、脱钢锭模装炉;
在设计过程(3)中,锭身全凝的时间节点,由计算机模拟软件FORGE确定,均热炉初始温度900℃,以100℃/h的加速度加热3h30min,钢锭在1250℃炉温下保温4h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过程(1)中,天车吊起的过程中要求平稳,以保证吊起不发生漏钢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过程(2)中,钢锭摘保温帽脱钢锭模过程中操作平稳,尽量防止冒口漏钢并注意现场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钢锭的装炉温度,降低加热能耗,当锭身全凝固时对冒口带液芯钢锭脱模,此时锭身均温在900℃以上,冒口仍存在未凝金属液,将超高温钢锭热送装入均热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6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不锈钢带的罩式炉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钨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