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6875.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4 | 分类号: | A61B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设备 眼科 编码器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记录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检测信息 记录 传感器 数据显示模块 状态信息反馈 采集传感器 存储传感器 检测结果 检测 护士 医生 | ||
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眼科影像设备、安装于眼科影像设备的传感器和编码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传感器和编码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眼科影像设备对患者的检测信息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存储传感器和编码器记录的状态信息以及检测信息;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及眼科影像设备连接。本发明结合不同传感器和编码器等状态信息反馈装置,记录不同患者眼科影像设备的不同检测状态,减少医生和护士整个检测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影像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高精密的眼科影像设备越来越多,而且检测精度也越来越高。而激光设备、紫外光设备等高危的设备都应用在眼科影像设备上。这些激光、紫外光的眼科影像设备,使用时候是有限制的。例如不能长时间使用,或者需要注射显影照影剂等。当遇到对设备不熟悉的医生或者护士,这些医护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测。这过程中,患者会感到不舒适,因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而停止检测,或者生手的医生或者护士检测出来的结果准确性差,这样准确性差的检测结果很容易导致医生误诊。
某些眼科影像设备,即使是熟手的医生或者护士,都不一定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检测出较好的结果。例如眼底照相机,该设备需要根据患者眼睛屈光度来调节设备光学屈光度数与患者匹配,而且是通过患者眼底视网膜的图像来判断是否调节好屈光度。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认真的注视着设备里投影的像,如果注视时间长了,患者会觉得很累,眨眼。正好在拍照时候眨眼了,那么检测出来的记过就是不对的,需要重新再检测,这样患者和医生或者护士都很累的。
又如普通眼科影像设备,都需要把头部固定到设备前,调整坐姿,这个简单的位置调整动作,在整个眼科影像检测中属于无用功,但得需要花这个时间来调整。
因此,这些眼科影像设备,提升用户体现,可以提升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提高眼科影像设备的操作效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眼科影像设备、安装于眼科影像设备的传感器和编码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传感器和编码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眼科影像设备对患者的检测信息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存储传感器和编码器记录的状态信息以及检测信息;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及眼科影像设备连接。
所述传感器和编码器为安装在眼科影像设备内,眼科影像设备的自带部件。
所述传感器和编码器是眼科影像设备上能够改变设备状态的反馈零件。
所述传感器和编码器的状态信息为眼科影像设备的状态和属性信息。
一种用于记录及调整眼科影像设备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使用眼科影像设备给患者进行检测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眼科影像设备上传感器、编码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眼科影像设备对患者检测的结果,并将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2)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所述状态信息以及眼科影像设备对患者检测的结果,将数据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相应的患者的个人信息中;当患者数次使用该眼科影像设备进行检测后,数据处理模块对每次测量后记录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到该患者对所述眼科影像设备使用属性,并得出当前患者对所述眼科影像设备的最优使用状态时传感器、编码器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