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7467.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娟;李文伟;李树恒;张峻松;刘玉叶;王慧;李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纸 包装材料 磷酸酯 增塑剂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中相关物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非邻苯酯类增塑剂具体而言磷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的前处理→萃取分离→干燥过滤→气相色谱—质谱自动检测分析等步骤。本申请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萃取时间、萃取条件及检测方法做了优化,通过有针对性选用弱极性毛细管色谱柱,使得检测结果中的目标化合物峰形良好且分离度好。总体而言,本申请所提供检测方法的相关操作步骤易于统一化和标准化,加上具有耗时较短、可一次性同时检测多种物质、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等技术优势,因此对于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相关增塑剂类含量检测、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中相关物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非邻苯酯类增塑剂具体而言磷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烟支生产过程中,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主要参与烟支的卷接以及包装,包括卷烟纸、接装纸、成形纸、框架纸、盒包装纸和条包装纸等。卷烟纸是一种专供包卷烟草以制作香烟的薄页型纸,主要分为直罗纹卷烟纸、横罗纹卷烟纸和防伪卷烟纸等几类;接装纸又叫水松纸,用于包裹在过滤嘴外面的,把滤棒粘接到烟条末端的纸,按加工工艺的不同,水松纸分为印刷型水松纸和涂布型水松纸两大类;成型纸又叫滤棒成型纸,用于包裹丝束形成滤棒。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纸质包装材料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邻苯或非邻苯酯类增塑剂,以增加其柔韧性和耐加工性能,此外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油墨印刷材料,而油墨中所添加增塑剂除可提高油墨的加工性能外,也直接或间接吸食进入人体。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邻苯酯类增塑剂对人体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尤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损害较为显著。
由于邻苯类增塑剂的危害性,近年来,非邻苯酯类增塑剂中的环保型增塑剂得到了较快发展。一般而言,依据其结构可分为柠檬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和磷酸酯类等类型。由于非邻苯酯类增塑剂应用的日益广泛,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针对非邻苯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而言,对于增塑剂类检测目前的主要测定方法均是气质联用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增塑剂本身性质的不同,因此,并无较为统一的和通用的方法,也因此,对于不同类型增塑剂进行检测测定时,需要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非邻苯酯类增塑剂具体而言磷酸酯类增塑剂(非邻苯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类)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卷烟材料中相关物质含量检测、控制奠定基础。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烟用纸质包装材料中磷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的前处理→萃取分离→干燥过滤→气相色谱—质谱自动检测分析等步骤,具体而言:
(1)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的前处理
取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粉碎、称重后,置于萃取容器(例如三角瓶)中;粉碎后的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其面积应不超过5mm×5mm;
所述烟用纸质包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烟支加工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纸质包装材料,如卷烟纸、接装纸、成形纸、框架纸、盒包装纸和条包装纸等;
所述烟用纸质包装材料样品含有但不限于磷酸酯类增塑剂;
所述磷酸酯类增塑剂具体例如为: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辛酯(TOP)、磷酸三苯酯(TPP)中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2)萃取分离
以苯甲酸苄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萃取剂,对步骤(1)中粉碎后纸质包装材料进行萃取操作,萃取后,磷酸酯类增塑剂被萃取到上层正己烷萃取溶液中,而去离子水及纸质包装材料样品则分布在下层溶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7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