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7895.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牛亚峰;薛澄岐;王海燕;周蕾;吴闻宇;周小舟;黄鹏;吴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控制 交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眼动信号检测模块、眼动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眼动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人的眼动信号,由所述眼动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对功能图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眼动信号和功能图标存储到微处理器中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触发控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本发明有效规避了用户的注视行为,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节省操作时间,直接避免了“米达斯接触”效应的发生,减少了误触发率,显著提高了数字界面的交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符合人类自然认知习惯的交互手段成为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主流,产生了诸如动作追踪、语音识别、感觉反馈、眼动控制、脑机接口等多通道交互方式,信号输入装置也由鼠标、键盘转变为肢体动作、语音、眼动和脑电波。根据Berger的研究,在五大感知系统中眼睛所获取的信息约占80%,人类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就能自由灵活的控制眼球转动以注视不同的对象,眼动追踪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直观性的优点,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共同关注焦点。
眼机交互是用眼睛来控制计算机或装备的技术,采用眼动仪获取用户的视线信息,通过捕捉用户的注视点,识别出用户注视点的实时位置以及轨迹,以眨眼、凝视、眼球移动、平滑跟踪运动、瞳孔变化等指标作为输入指令,实现“所视即所得”。
眼控系统中交互技术分为两种:基于视线的交互(Gaze based Interface)和视线辅助的交互(Gaze added Interface),前者仅用眼睛和计算机或设备做交互,无其他输入设备,后者是将眼动辅以鼠控、语音交互和体感交互等多通道技术,有其他输入设备。
传统的眼机交互的直接输入者是人眼,眼睛本身是一个感知器官,人类不习惯用眼动来控制目标,导致了一个瓶颈问题:系统难以辨识用户的注视行为是在检查信息,还是想触发操作,即“米达斯接触”效应。一旦出现“米达斯接触”,系统将出现输入冲突,引起误判,甚至会导致严重失误。采用通用的眼睛注视行为作为触发手段,很容易出现“米达斯接触”效应,导致系统崩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数字界面交互的低效和“米达斯接触”效应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包括眼动信号检测模块、眼动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眼动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人的眼动信号,由所述眼动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对功能图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眼动信号和功能图标存储到微处理器中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触发控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
优选的,所述眼动信号检测模块包括:
眼动信号采集模块,由眨眼检测器与眼动仪共同通信完成,其中,所述眨眼检测器用于记录眨眼事件的次数以及眼睛闭合事件的时长,所述眼动仪用于采集被试者的眼动数据;
眼动信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瞳孔中心点的实时坐标,Tobii Studio软件输出眼睛运动过程中瞳孔中心点的实时坐标,将所述坐标值输送到象限计算器,其与所述眨眼检测器、Tobii Studio软件相互通信,所述象限计算器用于计算瞳孔中心点坐标所在的象限位置。
优选的,所述眼动数据的采集方法为眼睛注视计算机界面的功能图标,同时观察功能图标的数字编码,依次按照所述数字编码做眼睛运动,看到数字编码“1”,眼睛朝右上运动,看到数字编码“2”,眼睛朝左上运动,看到数字编码“3”,眼睛朝左下运动,看到数字编码“4”,眼睛朝右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7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