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9185.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陈林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鼎里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9/04;A61B5/024;C01B32/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传感系统 可穿戴 心率传感器 环境安全 灵敏度 夜视仪 可穿戴式 确定单元 生产规模 心率数据 制作工艺 预警系统 线性度 量程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包括可穿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数据处理单元和远程监控系统,其中可穿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远程监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第一可穿戴式石墨烯传感系统、第二可穿戴式石墨烯传感系统,以及基于该第一传感系统得到的心率数据和第二可穿戴式石墨烯传感系统得到的环境压力数据确定环境安全的确定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可穿戴式石墨烯传感系统包括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是基板层、压敏材料层、基底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中在所述基板层和压敏材料层中还设置有第一压感电极层,在所述压敏材料层和基底层中还设置有第二压感电极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中所述压敏材料层由石墨烯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中所述压感电极层为金属氧化物导电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中所述基板层和基底层为弹性孔状织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中所述压敏材料层的具体形成步骤为:将烧杯至于冷水中,加入23ml浓硫酸,控制温度为0℃;搅拌下加入1g石墨粉和0.5g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分次加入3g高锰酸钾,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高锰酸钾加完后移去水浴,然后加热到35℃左右,继续搅拌30min,再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高温加热到90度,反应15min,温水稀释到140ml,并加入适量30%双氧水使溶液变为亮黄色,称取上述制品0.05g加入到100mL pH=11的NaOH溶液中;在150W下超声90min制备分散液,在高转速下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向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0.1mL水合肼,在90℃反应2h,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沉积至细孔过滤装置上,利用真空吸滤的方法,得到石墨烯材料层,再将得到的石墨烯层吹干,得到所需厚度的石墨烯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化的隐形夜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可穿戴式石墨烯传感系统以及基于该传感系统得到的心率数据确定环境安全的确定单元,所述石墨烯传感系统为多层结构;该心率传感系统由上至下依次是基板层、第一压敏材料层、压感电极层、第二压敏材料层、基底层,所述第一压敏材料层和第二压敏材料层均由石墨烯制成,所述压感电极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基板层和基底层为弹性孔状织物层,所述石墨烯的具体形成步骤为:将烧杯至于冷水中,加入23ml浓硫酸,控制温度为0℃;搅拌下加入1g石墨粉和0.5g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分次加入3g高锰酸钾,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高锰酸钾加完后移去水浴,然后加热到35℃左右,继续搅拌30min,再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高温加热到90度,反应15min,温水稀释到140ml,并加入适量30%双氧水使溶液变为亮黄色,称取上述制品0.05g加入到100mL pH=11的NaOH溶液中;在150W下超声90min制备分散液,在高转速下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向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0.1mL水合肼,在90℃反应2h,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沉积至细孔过滤装置上,利用真空吸滤的方法,得到石墨烯材料层,再将得到的石墨烯层吹干,得到所需厚度的石墨烯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鼎里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东鼎里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91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