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快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9530.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陈躬浩;翟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水气单胞菌 噬菌体 快速鉴定 试剂盒 菌种 初步筛选 静置培养 菌种鉴定 噬菌斑 准确率 滴加 省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快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及试剂盒,属于嗜水气单胞菌菌种鉴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检菌种涂布于LB琼脂平板上,静置15~20min,获得待检平板;2)将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滴加至所述待检平板上,获得鉴定体系;3)将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鉴定体系在28~35℃下静置培养8~16h,如果有噬菌斑出现,则待检菌种为嗜水气单胞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定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廉,省事省力的特点,准确率达到100%,适于大量嗜水气单胞菌的初步筛选和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嗜水气单胞菌种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快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嗜水气单胞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刚从病灶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目前,在生产中发现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暴发性出血病较多,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自清型很多,况且感染的对象不同,所以症状也各异。如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因此,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提前检测是防止养殖水产患病有效手段。
目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主要依赖于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但是由于菌株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生长,菌体形态及产生的菌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采用分子鉴定方法往往不能准确确定待检测的菌株的分类地位,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分子鉴定方法结合在一起对菌株进行鉴定。因此,目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方法较为复杂,并且依赖微生物形态学专家的长期工作经验才能得到正确结论,由此可见,该鉴定方法不利于快速检测,进而限制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快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及试剂盒。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快速鉴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浓度为10
2)将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液滴加至所述待检平板上,获得鉴定体系;所述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液中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效价为10
3)将步骤2)中获得的鉴定体系置于28~35℃,静置培养8~16h,观察鉴定体系如果有噬菌斑出现,待检菌种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液中包括15~30种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1)待检菌种的涂布体积为100~200μl。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液滴加体积为20~50μl。
优选的,所述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与宿主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培养获得培养液;2)将培养液固液分离,收集液相组分为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离心。
优选的,所述离心的转速为6000~12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9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