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TBM刀具磨损状态检测的软体末端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9591.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霍军周;孟智超;鲍有能;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端执行器 软体 刀具磨损状态 检测 刀具 设计技术领域 机器人结构 磁流变液 复合驱动 机体结构 磨损状态 软体材料 微型相机 智能材料 喷嘴 光源 机器人 清洗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TBM刀具磨损状态检测的软体末端执行器,为了检测停止工作的刀具的整圆周的磨损状态,设计了一种能够弯曲的软体末端执行器,属于软体机器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这种软体机器人采用多种软体材料制作机体结构,并应用采用新型智能材料IPMC和磁流变液复合驱动机制,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弯曲。同时,末端执行器还搭载了光源、微型相机以及清洗TBM刀具的喷嘴,从而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TBM刀具磨损状态检测的软体末端执行器,属于软体机器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TBM(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广泛用于我国的水利工程,铁路交通,地铁工程,油气管道及国防等隧道建设中。
TBM在掘进工作时,刀具需要挤压、切割前进路线上的岩体,因此刀具自身的磨损不可避免。刀具磨损将直接改变刀具几何特性,削弱刀具的切割能力,增加掘进能耗。如果刀具因过度磨损而失效,未能及时更换,将引起刀盘的磨损,必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并且,由于刀具承受了强冲击和强振动,刀具的还会出现刀圈断裂等故障。据统计,刀具消耗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地质条件不好时,高达三分之一左右,同时目前人工换刀所消耗的时间也约占工程施工时间的三分之一。因此,提高换刀效率是减少工程成本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受到TBM所处地下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的限制,人工更换TBM刀具存在围岩坍塌,掉落以及泥水盾构的高压危害等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换刀自动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为实现自动换刀,刀具磨损状态的检测是第一步,目前较大型TBM的刀具数量普遍较多,提高刀具的检测效率是自动化的关键一环。并且目前有少量在线检测装置,为换刀自动提供的途径,但这些装置需要布置在刀座上,随刀盘一起工作,极容易损坏。并且对所有刀具进行检测,成本大,信号采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软体末端执行器。
本发明为了检测停止工作的刀具的整圆周的磨损状态,设计了一种能够弯曲的软体末端执行器。这种软体机器人采用多种软体材料制作机体结构,并应用采用新型智能材料IPMC(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和磁流变液复合驱动机制,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弯曲。同时,末端执行器还搭载了光源、微型相机以及清洗TBM刀具的喷嘴,从而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末端执行器的结构方案,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TBM刀具磨损状态的检测装置,无需安装在TBM刀座上。因为TBM的刀具横跨TBM刀盘面的两侧,为了能检测到TBM刀具裸露在刀盘外侧的部分,末端执行器需要能从刀座伸出,并且能进行弯曲以观测刀盘外侧的刀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TBM刀具磨损状态检测的软体末端执行器,包括软体末端执行器连接座1、软体末端执行器机体2、光源3、探测头4、微型摄像头5和刀具清洗喷嘴6;软体末端执行器机体2包括驱动材料保护层(IPMC)7、驱动层8、机体支撑结构9、驱动材料工作腔10、磁场生成电极11和控制线路布置管腔12;
所述的软体末端执行器连接座1用于将软体末端执行器连接到换刀机器人的本体上,负责传递软体末端执行器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9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