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和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0135.8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崔俊贤;肖建霞;张建伟;崔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诺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0;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模具 下模 给油装置 出油槽 挡块 上模 导向组件 润滑油槽 导向滑 分散油 侧壁 油箱 从上至下 管路连接 同侧设置 依次连通 运动过程 冲压 油润滑 给油 适配 连通 存储 驱动 | ||
1.一种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包括接触面相互适配的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油装置(3),
所述上模(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挡块(11);
所述下模(2)的导向滑面上开设有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出油槽(21)、分散油槽(22)和润滑油槽(23);
所述给油装置(3)与所述挡块(11)同侧设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2)的侧壁,且分别与所述出油槽(21)和用于存储油的油箱通过管路连接并连通;
以及所述挡块(11)在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运动过程中能够驱动所述给油装置(3)将油从所述油箱输送至所述出油槽(21),从而油流经所述分散油槽(22)和所述润滑油槽(23),进而实现自给油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装置(3)包括伸缩杆(31)、弹性件(32)和给油件(33),所述伸缩杆(31)的上部穿设所述弹性件(32)并抵触所述弹性件(32)的上端,所述伸缩杆(31)的下部伸入所述给油件(33)内开设的通道(331),所述弹性件(32)的下端止抵于所述给油件(33)的顶面;所述通道(331)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油槽(21)和所述油箱连接并连通;所述给油件(33)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件(33)开设有两个出油口(332),两个所述出油口(332)分别与所述通道(331)连通,并通过管路分别对应与所述出油槽(21)的两端连接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1)伸入所述通道(331)内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嵌设有O型圈密封件(311)和锥形皮碗密封件(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面上还开设有回油槽(24),所述下模(2)的下部开设有回收油槽(25),所述回油槽(24)与所述回收油槽(25)相连通;
所述回油槽(24)环绕所述润滑油槽(23)设置,所述回收油槽(25)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油箱的内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24)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第一侧壁(241)、槽体壁(242)和第二侧壁(243),所述第一侧壁(241)向内倾斜,所述第二侧壁(243)的上端向上伸出于所述槽体壁(242)的内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壁(242)的截面由上部线段和下部弧形构造而成,并向内下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油槽(22)和所述润滑油槽(23)设置为多条,并均布于所述导向滑面上;多条所述润滑油槽(23)相互交错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油槽(22)和所述润滑油槽(23)均由线段和/或曲线构造而成置。
10.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给油式冲压模具导向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诺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诺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1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