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和修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0573.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邦;高顺宏;柯景波;毕余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砂浆层 历史建筑 面砖 修复结构 地胶 磨平 玻璃纤维布 腻子层 修复 粘贴玻璃纤维布 均匀涂抹 腻子渗透 有机溶剂 观赏性 腻子 墙面 整平 涂抹 清洗 | ||
1.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始面砖从水泥砂浆层上分离;
S2,将水泥砂浆层分离了面砖的一侧磨平,并通过有机溶剂对磨平了的水泥砂浆层进行清洗;
S3,向S2中磨平了水泥砂浆层上涂抹地胶,并将地胶整平;
S4,在地胶上铺满玻璃纤维布,并使得玻璃纤维布的一侧与地胶固定粘结;
S5,在玻璃纤维布的另一侧上均匀涂抹腻子,形成腻子层,并使得腻子层与玻璃纤维布的另一侧固定粘结;
S6,向S5中的腻子层上连接新的面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完成后,对腻子层进行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方法包括有:
S51,对腻子层进行打孔,并使得该孔依次穿过地胶、水泥砂浆层、水泥黏贴层以及墙体;
S52,向S51中的孔中插入固定螺杆,并使得固定螺杆一端的固定螺帽抵触到腻子层上,另一端穿出墙体;
S53,在穿出墙体的固定螺杆上螺纹连接定位螺帽,并转动定位螺帽使得定位螺帽抵触到墙体上;
S54,在腻子层上涂抹聚合物砂浆,形成聚合物砂浆层,聚合物砂浆层位于固定螺帽的周缘,并使得聚合物砂浆层远离墙体的一侧与固定螺帽远离墙体的一侧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2中插入固定螺杆前,在腻子层上放置带有通孔的第一固定板,固定螺杆穿过第一固定板上的通孔后穿过腻子层,直到固定螺帽将第一固定板抵紧在腻子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放置有带通孔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螺杆通过该通孔穿过第二固定板,转动定位螺帽可通过定位螺帽将第二固定板抵紧在墙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放置完成后,在第一固定板上铺上钢丝网,然后将固定螺杆依次穿过钢丝网以及第一固定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贴上面砖后还包括有:
S61,向面砖与聚合物砂浆层的之间的注入结构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1完成后还包括有:
S62,对相邻面砖之间进行填缝处理。
9.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过墙体的固定螺杆、定位螺帽、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螺帽,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螺帽可分离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可通过所述固定螺帽抵紧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可通过所述定位螺帽抵紧于所述墙体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历史建筑墙面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钢丝网,修复墙面时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5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儿墙渗漏水修缮工艺
- 下一篇:一种石油沥青墙缝修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