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分散消能挑坎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1029.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夏鹏飞;霍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挑坎 消能 三维 内部中心区域 出口位置 末端位置 向上突起 直线连接 中点位置 等宽 三角状 楔形体 边墙 掺气 冲刷 反弧 弧线 减小 入水 施工 水舌 抬升 出口 河床 落水 水体 投影 | ||
1.一种三维分散消能挑坎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步骤为:
步骤一:将常规等宽连续挑坎的出口中点位置向上抬升一定高度,并将其与挑坎起始位置中点以及挑坎出口位置两侧端点用直线相连接,使挑坎内部中心区域形成一个向上突起的楔形体结构;
步骤二:挑坎起始位置中点在平面上与挑坎出口两侧端点呈直线连接,从而使该结构在平面上呈三角状,该两处直线在反弧挑坎上投影形成一弧形,挑坎起始位置中点与挑坎末端位置两侧端点通过该弧线相连接;
步骤三:同时将挑坎两侧边墙取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分散消能挑坎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楔形体末端高度h=(1.1~2.0)h0,h0为挑坎内水深,当河道较宽时,使中心挑流水量适度增大,此时h取较小值;反之,当位于狭窄河谷时,将h取较大值,从而减小水舌最远挑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分散消能挑坎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河道相对较窄时,使arctan(h/L)≥(π/180)·θ,其中θ为用角度表示的能够保证挑坎具有最远挑距的挑角,取40°,L挑坎反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0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