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1142.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6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翔;于欣;叶光耀;王圣达;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风道支架 汽车横梁 焊接工艺 一体挤压成型 铝合金汽车 焊接电流 汽车顶棚 焊缝 轻量化 弯折板 顶棚 打磨 汽车轻量化 等距切割 对接焊缝 挤压模具 角接焊缝 坡口 | ||
本发明属于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工艺,汽车顶棚的风道支架通过挤压模具一体挤压成型,将一体挤压成型后的风道支架等距切割,汽车横梁与弯折板之间为角接焊缝结构,将焊缝两侧打磨后焊接汽车横梁与弯折板,焊接电流为155~165A,电压为21.2~22.5V,焊接速度为9~11mm/s,风道支架与汽车横梁之间为对接焊缝结构,坡口角度为55°,将焊缝两侧打磨后焊接风道支架与汽车横梁,焊接电流为155~165A,电压为21.2~22.5V,焊接速度为12~14mm/s,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顶棚在加工过程中焊接量大,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其生产质量对汽车的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制造时,往往是将现有结构的纵梁与两支L型角铝进行拼焊,保证风道支架的使用性能,生产时由于焊接量较大,操作复杂,导致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量大,无法保证汽车顶棚的整体尺寸,并且严重影响铝合金汽车顶棚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顶棚在加工过程中焊接量大,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顶棚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焊前准备:将汽车顶棚的风道支架通过挤压模具一体挤压成型,将一体挤压成型后的风道支架等距切割;
B、正装组对:将等距切割后的风道支架、汽车横梁和弯折板夹在焊接工装上,反变形量为4~6mm,组对间隙小于1mm,保证组对错边量、弧度、宽度误差在要求范围内;
C、正装焊接:汽车横梁与弯折板之间为角接焊缝结构,将焊缝两侧打磨后焊接汽车横梁与弯折板,焊接电流为155~165A,电压为21.2~22.5V,焊接速度为9~11mm/s,风道支架与汽车横梁之间为对接焊缝结构,坡口角度为55°,将焊缝两侧打磨后焊接风道支架与汽车横梁,焊接电流为155~165A,电压为21.2~22.5V,焊接速度为12~14mm/s;
D、反装焊接:将正装焊接后的工件翻转后焊接,保证焊后焊缝高度超过工件表面1.5mm;
E、焊后清理。
进一步,步骤A中挤压模具的截面与两根L型角铝拼焊在纵梁上下两侧形成的端面结构相同。
进一步,步骤B将风道支架、汽车横梁和弯折板夹在焊接工装上后,在焊缝坡口两侧50mm处划线,去除划线区域内的氧化层,用擦拭纸沾取丙酮或者酒精擦拭焊缝坡口以及坡口两侧50mm内的污染物。
进一步,步骤C中风道支架的厚度为5mm,弯折板的厚度为3mm,汽车横梁与弯折板之间焊脚尺寸为3mm,汽车横梁的厚度为5mm,风道支架与汽车横梁之间开Y型坡口,坡口深度3mm。
进一步,步骤C和步骤D中焊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20℃,湿度不大于60%。
进一步,风道支架端面之间通过角铝进行拼接,将拼接的位置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顶棚焊接工艺,采用T6状态下的6061铝合金制备风道支架,顶棚风道支架通过模具通长加工成型,后续对风道支架型材进行切割成槽状结构,然后将汽车横梁放进风道支架型材槽孔处进行焊接。这种焊接方式在装配时不需划线,可直接组装,且一体挤压成型可减少焊接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构强度要远高于拼焊的强度。但由于机械加工的误差,可能会出现汽车横梁与风道支架装配时发生干涉,需要再次加工,同时,为保证汽车顶棚整体尺寸,需对风道支架进行反变形处理,这种反变形处理的方法需要经验积累,因此对于普通操作者无法保证反变形量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