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1758.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费洪柱;洪广洋;潘静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连接 旋转叶片 回转轴 搅拌轴 回转支撑轴承 应变片 滑环 同轴 非线性动态 转子 动态信号 回转组件 搅拌组件 颗粒介质 响应测试 搅拌筒 支架 电机 测试分析系统 实时在线检测 弹性连轴器 连接线 测试 电机固定 同轴连接 法兰 内圈 | ||
本发明涉及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为:包括电机、支架、回转组件和搅拌组件,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架上;回转组件包括回转轴、回转支撑轴承、机壳和滑环,回转轴与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同轴紧固连接,回转支撑轴承外圈与机壳紧固连接,滑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通过法兰与机壳紧固连接,转子与回转轴同轴连接;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筒、旋转叶片、搅拌轴和应变片,搅拌筒与机壳紧固连接,搅拌轴一端通过弹性连轴器与电机同轴紧固连接,搅拌轴另一端与回转轴同轴紧固连接,旋转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应变片固定粘在旋转叶片上,应变片通过连接线和滑环与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实时在线检测旋转叶片动态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颗粒物质与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类为离散介质与连续体的耦合问题。旋转叶片与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制药、化工、运输、能源等领域。颗粒物质在运动结构作用下呈现复杂的动态特征,运动结构也因为与颗粒的相互接触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颗粒介质中的旋转叶片由于运动过程中诱发颗粒物质之间以及颗粒与结构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进而使结构的振动产生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力学行为。由于颗粒不同于流体、固体、气体的性质,在旋转叶片与颗粒介质相互作用时,随着叶片转动速度的变化,颗粒对叶片产生的附加质量效应、阻尼耗能效应、附加刚度效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颗粒搅拌过程中,搅拌装置的动力学行为可能会对搅拌效率产生影响。在颗粒搅拌问题中考虑结构的动力学问题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对旋转叶片应力及振动进行分析,可以优化结构设计并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而颗粒介质的内弹性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实时在线检测旋转叶片动态信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包括电机、支架、回转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回转组件包括回转轴、回转支撑轴承、机壳和滑环,回转轴与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同轴紧固连接,回转支撑轴承外圈与机壳紧固连接,滑环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通过法兰与机壳紧固连接,所述转子与回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筒、旋转叶片、搅拌轴和应变片,搅拌筒与机壳紧固连接,搅拌轴一端通过弹性连轴器与所述电机同轴紧固连接,搅拌轴另一端与回转轴同轴紧固连接,旋转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应变片固定粘在旋转叶片的待测量位置,应变片通过连接线和滑环与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连接。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和两个侧板组成П结构,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搅拌筒的筒底设有通孔,所述搅拌筒的筒底与回转支撑轴承的外圈过渡配合;所述搅拌筒侧面设有排料孔,所述搅拌筒为透明材料制作,以便观察所述搅拌筒内颗粒运动状态。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连轴器具有绝缘功能。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搅拌轴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孔,用于调整所述旋转叶片的高度;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和径向设有相互连通的孔,用于引出应变片的连接线。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滑环与所述回转轴的轴向设有通孔,用于引出应变片的连接线。
所述的颗粒介质中旋转叶片非线性动态响应测试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应变片表面和所述连接线与颗粒接触表面粘贴玻璃丝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