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1918.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兰兰;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孢子 广口瓶 中大型 森林空气 简易收集装置 过滤器 野外采集 采集点 支架 清洗过滤器 大型真菌 快速收集 携带方便 装置固定 超纯水 孢子 取下 无菌 工作量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广口瓶和支架,使用时,将过滤器放置于广口瓶之上,并将整个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放置于采集点,每隔一周用超纯水(Milli‑Q)清洗过滤器,并将收集有滤液的广口瓶取下换上新的无菌广口瓶,收集的滤液进一步处理可获得采集点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种类和数量。运用该装置收集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携带方便。能有效降低野外采集者的工作量,与传统野外采集相比,能快速收集到多种大型真菌孢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以便对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识别。
背景技术
大型真菌是一类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真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型真菌种类繁多,目前,对于野生真菌的监测面临许多挑战,首先,采样需要大量的野外工作,其次,样品的鉴定需要经验丰富的分类学家,同时,研究真菌传播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因此,利用新的工具来评估真菌多样性以及解决孢子传播问题亟待发展。
传统的孢子捕获已被用于检测和监控气传孢子,尤其是那些真菌病原菌。然而,近年来,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孢子捕获法已与分子技术相结合,因此,对于捕获孢子的工具则需要其具备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坚固耐用以及能在森林中被有效利用的特点。主动收集装置与被动收集装置比能更有效的捕获真菌孢子,但其缺点在于使用时需要电,因此其使用区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森林中被动收集装置能放在任何地方。本发明属于被动收集装置,可有效运用于森林任何采集地。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未见有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从而获得野外采集地空气中大型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便于对野外大型真菌多样性的考察和研究,且该装置是一种新的被动采集装置,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诉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器、广口瓶、支架,所述过滤器由漏斗、过滤网和过滤膜组成,所述过滤网放置于漏斗杯口,过滤膜固定于漏斗底部,在支架中上部侧面有一圆环用于固定过滤器,广口瓶盖中部打有一孔,能使漏斗底部通过。
根据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过滤器漏斗为平底PE材质,杯口外径为15cm,漏管长8cm,过滤网从上至下孔径为1cm,0.5cm,0.05cm,可过滤掉森林中不同大小的残枝败叶,以防漏管堵塞,过滤膜孔径为50μm,用胶布固定过滤膜。
根据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该装置的支架为铁架,圆环位于距顶部5cm处,圆环直径为2cm,漏斗管可插入其中。
根据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该装置的广口瓶为容量为1L的黑色圆柱形螺旋口PP材质,瓶体外径11.1cm,瓶口直径11.9cm,瓶身高度14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在空气微生物孢子收集中的应用:将所诉装置放置于采集点,每周用超纯水(Milli-Q)清洗过滤器,将收集有滤液的广口瓶取下并立即换上新的无菌广口瓶,所收集的滤液带回实验室并在48h内用无菌滤纸过滤,过滤好后将滤液保存于-20℃条件下,以备后续分析用。
本发明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微生物孢子收集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森林空气中大型真菌孢子的简易收集装置放置于采集点,每周用超纯水Milli-Q清洗过滤器,将收集有滤液的广口瓶取下并立即换上新的无菌广口瓶,所收集的滤液带回实验室并在48h内用无菌滤纸过滤,过滤好后将滤液保存于-20℃条件下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巡检传感设备模拟试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