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水生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2854.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兰晓莉;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军红;张颖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水生 药物 代谢 动力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水生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隔离件、进液口、出液口;其中,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子件、第二隔离子件和第三隔离子件;所述第一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三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出液口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水生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生生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估对于环境评估、水生生物代谢的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荧光显微镜成像法、光声检测法对水生生物进行成像检测,通过监测水生生物对特定成分(如钙离子)的动态吸收过程,实现对水生生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估。应用不同的方法对水生生物进行成像检测时,对用于容置水生生物的装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正电子反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方法目前已应用于小型哺乳动物的三维成像领域;但是,对水生生物进行成像及检测时,由于维持水生生物生存的水环境是自由移动的,将核素标记的探针分子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会由于鳃式呼吸、排泄等原因将核素标记分子泄露在水中,难以区分水生生物和水体中放射性活度信号。应用PET方法对水生生物进行成像检测,是基于特定核素标记分子的动态成像数据,基于所述动态成像数据实现对水生生物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估。虽然应用PET方法对小型水生生物进行成像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是对容纳水生生物的检测容器的构造、性能及加工要求都很高。因此,亟需一种加工简便、性能及构造满足用于水生生物成像检测的检测容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生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装置,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生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隔离件、进液口、出液口;其中,
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子件、第二隔离子件和第三隔离子件;所述第一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三隔离子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出液口之间;
液体由所述进液口经所述第一隔离子件进入至所述第一腔室后,经所述第二隔离子件进入至所述第二腔室,最后经所述第三隔离子件及所述出液口流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基体和上盖;
在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高度处分别设置有引导槽;
所述引导槽引导所述上盖至完全覆盖所述凹槽,实现对所述壳体的封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室和至少一个第二腔室;
与所述凹槽的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至少一个进液口与对应的第一腔室连通;
与所述凹槽的第二侧面相邻的第二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至少一个出液口与对应的第二腔室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子件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一栅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