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3514.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9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赤坂修;早崎嘉城;镰仓将有;葛冈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将气体中包含的固体从气体分离的分离性能的提高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1)具备外筒体(2)、旋转体(3)、多个桨叶(36)和马达(4)。多个桨叶被连结在旋转体上。外筒体在第1端(21)与第2端(22)之间具有使外筒体的内外连通的排出孔(25)。分离装置还具备被连结在多个桨叶上的内筒体(5)。在与外筒体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内筒体的长度比旋转体、多个桨叶及外筒体各自的长度短。在分离装置中,遍及内筒体的与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的全长,多个桨叶各自的一部分被与内筒体连结,内筒体的第1端(51)和多个桨叶各自的第1端(361)在与内筒体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对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装置,更详细地讲,涉及将气体中包含的固体从气体分离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分离装置,已知有例如具备转子(旋转体)、框体、多个分隔板、多个流路、以及驱动装置(马达)的分离装置(国际公开第2016/163075号:以下称作文献1)。
框体是圆筒状,将转子包围并与上述转子同轴地配置。多个分隔板被配置在转子与框体之间的空间中,将空间划分。多个分隔板被连结在转子上。多个流路分别由多个分隔板中的相邻的2个分隔板、转子和框体规定。驱动装置使转子旋转。
发明内容
在分离装置的领域中,希望使将气体中包含的固体从气体分离的分离性能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气体中包含的固体从气体分离的分离性能的提高的分离装置。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分离装置具备外筒体、旋转体、多个桨叶和马达。上述外筒体是圆筒状,在第1端具有气体的流入口,在第2端具有气体的流出口。上述旋转体在上述外筒体的内侧,以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中心轴与上述外筒体的中心轴对齐的方式配置。上述多个桨叶在上述旋转体与上述外筒体之间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周方向上分离地配置,被连结在上述旋转体上。上述马达使上述旋转体绕上述旋转中心轴旋转。上述外筒体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具有使上述外筒体的内外连通的排出孔。上述多个桨叶分别与沿着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平行地配置,具有上述流入口侧的第1端和上述流出口侧的第2端。上述分离装置还具备内筒体。上述内筒体是圆筒状,在上述外筒体与上述旋转体之间从上述外筒体及上述旋转体分离地配置,且被连结在上述多个桨叶上。上述内筒体以上述内筒体的中心轴与上述外筒体的上述中心轴对齐的方式配置,具有上述流入口侧的第1端和上述流出口侧的第2端。在与上述外筒体的上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内筒体的长度比上述旋转体、上述多个桨叶及上述外筒体各自的长度短。在分离装置中,遍及上述内筒体的与上述内筒体的上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的全长,上述多个桨叶各自的一部分被与上述内筒体连结,上述内筒体的上述第1端和上述多个桨叶各自的上述第1端在与上述内筒体的上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对齐。上述外筒体为:在与上述外筒体的上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内筒体的上述第2端与上述外筒体的上述第2端之间,形成有上述排出孔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分离装置能够实现将气体中包含的固体从气体分离的分离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的主要部立体图。
图1B是同上的分离装置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主要部立体图。
图2是同上的分离装置的主要部截面立体图。
图3A是同上的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3B是同上的分离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4表示同上的分离装置,是图3A的X-X线剖视图。
图5A表示同上的分离装置,是图3A的Y1-Y1线剖视图。
图5B表示同上的分离装置,是图3A的Y2-Y2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