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4327.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锐;刘建强;汪椿树;袁功谋;李慧华;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优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3;G01N35/00;G01N3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层析 检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所述外壳内设有荧光检测机构、用于放置试剂卡的置物盒以及用于带动试剂卡经过荧光检测机构的运动机构;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扫描试剂卡信息的扫描机构、用于判断置物盒是否有试剂卡的判断机构、用于启动荧光检测机构的开关机构、用于采集荧光检测机构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以及用于处理检测信息的主控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荧光检测机构、运动机构、扫描机构、判断机构、开关机构、信息采集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完成送样与检测工作,全程自动送样检测,效率高并且耗时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层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层析法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但是现有的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在对样本进行加样检测时采用的加样方式是先通过人工取样,再手动将样品送至样品混合或检测区域,采用这样的送样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得检测过程变得缓慢,当大量样本需要检测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会严重影响检测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干式免疫层析检测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荧光检测机构、用于放置试剂卡的置物盒以及用于带动试剂卡经过荧光检测机构的运动机构;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扫描试剂卡信息的扫描机构、用于判断置物盒是否有试剂卡的判断机构、用于启动荧光检测机构的开关机构、用于采集荧光检测机构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以及用于处理检测信息的主控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设于外壳内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滑轨、用于在滑轨上滑动的滑块、用于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传动组件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设于底座上;所述置物盒设于滑块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传送带以及设于底座上的惰轮;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与惰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有与传送带联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置物盒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荧光检测机构包括有设于外壳内的固定座以及设于固定座上的荧光组件;
所述荧光组件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沿试剂卡移动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以及第三发光组件;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有第一发光件以及用于接收第一发光件发射的光线的第一光电二极管;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有第二发光件、第一平凸透镜、第一窄带滤光片、第一透镜以及第二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件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平凸透镜、第一窄带滤光片、第一透镜后由第二光电二极管接收;
所述第三发光组件包括有镭射模组、第二平凸透镜、第二窄带滤光片、第二透镜以及第三光电二极管;所述镭射模组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平凸透镜、第二窄带滤光片、第二透镜后由第三光电二极管接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发光件包括有两个红光LED以及两个蓝光LED;两个红光LED以及两个蓝光LED分别设于第一光电二极管的四周;所述第二发光件包括有四个紫光LED;四个紫光LED分别设于第二光电二极管的四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判断机构包括设于外壳一侧的红外发射器以及设于外壳另一侧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置物盒设有供红外线穿过的通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于滑轨一端的光电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置物盒表面的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优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优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