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用水体净化稳固漂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4394.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林佩斌;龚玉锋;刘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水体 净化 稳固 漂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用水体净化稳固漂浮床,包括塑料浮体本体、位于浮体前端的水净化装置、位于浮体两侧的沉水植物养殖区及通道结构,其中通道结构的高度高于浮体本体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悬浮床整体结构稳固,装置中心处设通路结构为水流流动提供通道,加之通路结构与浮体本体、水净化装置之间的配合及装置侧面的翼板结构,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固性;本发明在水净化装置内添加浓缩净化水,浓缩净化水与水体混合后排放,沉水植物养殖区种植沉水植物来中河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盐进行吸收作用;科学的开拓了河道、湖泊的水面绿化与水质净化的功能,既符合现代河道、湖泊景观生态修复整治的需要,又开拓的河道、湖泊的水面绿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适应河道、湖泊的水质净化与水生植物栽植及河道、湖泊的绿化、美化,属于生态绿化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的是一种河流用水体净化稳固漂浮床。
背景技术
河流包括河道水体、河床以及河岸(堤),具有洪水调控、污染净化、气候调节、环境美化等多种功能。多年来,人类活动破坏了河流系统的自然形态和水生生境,造成河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长期以来,专家学者针对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技术3大类。生物生态技术由于在增强河道自身净化能力、治理河流污染的同时有助于河流生态的修复,是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首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化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河流的自洁能力,净化河流水体,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河流用水体净化稳固漂浮床,其利用塑料浮体本体,使整体浮床漂浮于水面,通过水净化装置及植物养殖方法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河流用水体净化稳固漂浮床,包括塑料浮体本体、位于浮体前端的水净化装置,位于浮体两侧的沉水植物养殖区及位于浮体中部轴线与水净化装置相配合的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结构的高度高于浮体本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结构与水净化装置结构相接触处固设有“T”型紧固筋,通道结构与浮体相接处处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结构的前端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滤网结构,进水口后端设有混合腔,其中混合腔位于水净化装置下方,用于与水净化装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水净化装置包括储液槽、连通储液槽及混合腔的连接管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限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机构包括腔体、位于腔体上部的进液口、位于腔体内部的漂浮物及与漂浮物相配合的圆柱型通路,所述漂浮物设有与圆柱型通路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圆柱型通路上设有出液口,当漂浮物向上浮动时,出液口慢慢打开,此时漂浮物上部抵住腔体上部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处进液口与圆柱型通路不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上表面铺设有泥沙并培植花草。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养殖区固设于浮体本体两侧,包括有翼板与种植槽。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本体及水净化装置两侧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用于与重物或绳索配合以固定漂浮床。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塑料浮体本体的漂浮能力,可以根据河道、湖泊的需要通过固定卡槽绑缚中午或绳索绑缚石块等使其漂浮于特定河道,在浮体上方铺设泥沙种植花草吸引野生动物栖息;
2)悬浮床整体结构稳固,装置中心处设通路结构为水流流动提供通道,能更好的提升在河流中的整体稳定性能,加之通路结构与浮体本体、水净化装置之间的配合及装置侧面的翼板结构,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固性;
3)本发明在水净化装置内添加浓缩净化水,浓缩净化水与水体混合后排放,沉水植物养殖区种植沉水植物来中河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盐进行吸收作用,二者共同实现河道水体的净化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